【来自国新办新闻发布会的报道】
宁夏之美是民族和美,是人文之美,是风光秀美。70年来,宁夏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进步,人民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生态环境实现了巨大改善,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突破。8月30日上午,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省(区、市)系列新闻发布会上,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委员会书记、宁夏回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石泰峰,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委员会副书记、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咸辉介绍“建设美丽新宁夏、共圆伟大中国梦”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生态建设环境保护推动生活优美
宁夏的三面由沙漠环绕,50%的国土面积荒漠、半荒漠化。关于宁夏实施生态立区战略,石泰峰介绍,一是坚持不懈地绿化山川大地。全国“治沙英雄”王有德几十年如一日带领林场干部职工防沙种树,营造了防风固沙林60万亩,控制了流沙近百万亩。过去荒山秃岭的彭阳县,建县30多年来,林木保存面积从建县时的20多万亩增加到现在200多万亩。二是严抓严管,坚决守住生态红线。将全区1/4的土地划进了生态红线范围,确保开发建设不越边界、不出红线。倒逼企业转型绿色发展,严守环保红线。现在宁夏的能耗、水耗都在下降。三是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集中解决一批生态环保突出问题,集中整治贺兰山生态破坏问题,去年打响了新时代黄河保卫战,现在黄河干流宁夏段水质已连续近两年达到Ⅱ类水质标准。四是严肃问责,对重大生态环保破坏事件一票否决,加大环保执法力度和检查力度。
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推动生活富美
党的十八大以来,宁夏累计脱贫83.4万人,贫困发生率由22.9%下降到了去年年底的3%,贫困地区农民收入年均增长11.4%。
说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石泰峰介绍说,宁夏通过提升枸杞、大米、滩羊、甘草等有基础有特色的乡村产业品质,做强品牌,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大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扩大农民财产性收入,让农民真正富起来。同时加大美丽乡村建设,加强乡村人居环境整治,让乡村保持好特色。
提到脱贫攻坚,咸辉介绍说,宁夏将持续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一是坚决贯彻精准扶贫方略。对于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实行动态管理,坚持因村因户施策,严格脱贫标准。二是严格执行“两不愁三保障”标准。三是集中攻坚深度贫困地区。把重心向深度贫困地区聚焦,统筹打好产业、就业、健康、教育等政策组合拳。四是充分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通过开展移风易俗、选树脱贫致富典型等,营造勤劳致富、脱贫光荣的氛围。通过贷款贴息、生产奖补等办法,激励贫困群众。开展技能培训、劳务输出等提升脱贫能力。
民族团结共同发展推动生活和美
宁夏5个地级市中有2个市成功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22个县中有一半创建成功,其他3个市和11个县各项创建工作有序推进。对于宁夏提出的建设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咸辉这样介绍,第一,宁夏始终坚持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断健全民族区域自治配套法规体系,特别是坚持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各族群众同心同德,民族团结、宗教和顺、社会和谐的大好局面不断巩固和发展。第二,始终坚持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宁夏先后实施了400万吨煤制油、宁浙特高压输电、银西高铁、包银高铁、中南部城乡饮水工程等一大批产业交通项目和民生工程。目前,县县通了高速,村村通了公路,率先在西部地区实现了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村村都有标准化卫生室,乡镇卫生院都联通了远程诊疗。全国第一个“互联网+医疗健康”“互联网+教育”示范区落地宁夏。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了全区各族人民。第三,始终坚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宁夏连续36年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把每年9月份作为“民族团结进步月”,每3年评选一次民族团结模范,每5年召开一次表彰大会,引导各族群众加强交往、交流、交融。第四,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宗教观。持续开展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宗教观“百场万人”宣讲活动,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宗教场所,强化了中华民族大家庭观念。
(本报记者 王梦敏 王建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