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9年08月14日 星期三

    “梓墨千年——十竹斋木版水印艺术作品展”在伦敦开幕

    作者:本报记者 林卫光 《光明日报》( 2019年08月14日 12版)

        8月12日,在英国伦敦,“梓墨千年——十竹斋木版水印艺术作品展”开幕现场,中国杭州十竹斋艺术馆馆长魏立中(左一)为嘉宾展示木版水印技艺。新华社发

        8月12日,“梓墨千年——十竹斋木版水印艺术作品展”在位于伦敦的英国王储基金会传统艺术学院开幕。该展是国家艺术基金2019年度传播交流推广项目,由中国古籍保护协会主办,王储基金会传统艺术学院、杭州十竹斋艺术馆协办。该展将在王储基金会传统艺术学院展出至8月21日。9月22日至27日,该展将在伦敦亚洲之家继续展出。

        本次展览以中国传统木版水印艺术传承为线索,通过杭州十竹斋艺术馆的经典作品还原历史面貌,表现中国木版水印技艺画、刻、印过程中的精妙与典雅,凸显了中国非物质文化传统技艺的博大与精深。展览分为四大板块:“饾版风华”——中国古代印刷术的发展历史;“东方意蕴”——中国印刷术的西传;“传承与创新”——十竹斋艺术馆经典作品展示;现场演示和互动体验。展品共有200多件艺术作品和实物,其中《廿四节气》《千手千眼观音》和木刻肖像印等都是第一次在英国展出。形式新颖的观众互动体验区通过现场演示和指导制作各类有趣生动的木版水印作品,让参观者直接感受中国传统木版水印艺术的独特魅力。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木版水印”技艺传承人、杭州十竹斋艺术馆馆长魏立中率领团队,历时多年创作完成了主要展品。版画《廿四节气》系列作品取材于中国传统历法中的二十四节气,并将木版水印技艺、中国书法、现代美术、古代诗词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相互融合,完美结合,展现了“木版水印”这一中国非物质文化传统技艺的精妙与典雅,让观众可以从中领略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和中国劳动人民的无穷智慧,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精品。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印刷术始于隋朝,完善于宋朝,元代传入欧洲,明代达到巅峰,经历了雕版、活字、木版水印等阶段。以明代胡正言“十竹斋”为代表的饾版、拱花等多色套印技术,集绘、刻、印于一体,是中国古代印刷术发展中一笔珍贵的文化遗产。中国古代印刷术是中华古籍传承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曾对西方文明和文化传播产生过重要影响。

        中国驻英国大使馆公使衔文化参赞于芃在致辞中说,新中国成立70年的发展就是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过程。印刷术的发展从来不是孤立的,现代印刷术的形成是东西文明互学互鉴的结果。正如习近平主席2014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致辞中所说的那样,“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本次展览就是东西文明互学互鉴的又一例证。

        于芃表示,十竹斋艺术馆在继承传统木版印刷技艺的基础上创新发展,也完美契合了王储基金会传统艺术学院的办学宗旨和教学理念。王储基金会传统艺术学院近年来举办了多个介绍中国历史、文化和艺术的展览,比如敦煌佛教石窟展、中央美院教师作品展等,并且还在中国积极与多个机构开展合作,如与中方共建史家胡同博物馆,在苏州开设教育中心等。

        据介绍,英国王储传统艺术学院创建于2004年,是查尔斯王储慈善基金会中重要的艺术高等教育机构,主要教授逐渐失传的传统艺术,并促进全球对传统艺术和手工艺品的欣赏与创作,与中方有多个合作项目。

        (本报伦敦8月13日电 本报驻伦敦记者 林卫光)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