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9年07月16日 星期二

    我相信:教育者理解被教育者 教育就实现了

    作者:高爽 《光明日报》( 2019年07月16日 15版)

        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2017年我的孩子土土准备上幼儿园了。作为大学教师,我的同事们的标准配置是把孩子送进这所大学的附属幼儿园,将来是附属小学、附属中学。

        这些附属幼儿园和学校是大部分家长梦寐以求的教育资源。但是,我放弃了。我给土土选择了另一所民办幼儿园。

        我相信,教育者理解了被教育者,教育就实现了。教育者理解被教育者,而不是反过来要求孩子必须理解教育。这个态度,是我们在面对儿童的复杂性的时候,采取的谦卑和倾听的态度,它超越了成人逻辑与儿童状态之间的割裂,也正是光可以照进教育的机会。

        因此,我或许想找到一所不那么“规矩”和“规范”的幼儿园,也就是一个差异化的、最大限度鼓励异质的环境。儿童只有在不被评判的环境里,才会感到完全安全和放松,才会最大限度地聚焦在自己的技能和创造性上。

        不肯放开妈妈手的孩子独立了

        我和土土妈妈带他来到幼儿园参观,当时正是孩子们午睡的时间。秋天的中午,阳光特别灿烂,金黄色的树叶在蓝天里飘荡,蓝天下面是幼儿园后院的活动空间。坦白说,这个空间不算大,略显拥挤。但土土来到这个空间,突然变得特别放松。摸摸这里,看看那里,眼睛不够用了。他看到不同风格的孩子的画,看到院子里好像随意堆放的木头、水管等工作材料,看到沙坑区。

        我们在和负责招生的老师交流的时候,土土竟然一个人在沙坑区里玩了起来。这是过去不曾有过的情况。这个不肯松开妈妈手的孩子,怎么独立起来了?就在我们与老师谈完话的时候,幼儿园的孩子们睡醒了。一个班的老师带着全班孩子来到沙坑区,孩子们蹲下开始挖沙子,好像是在前一天的基础上继续加深沙子里的沟渠。有的孩子负责“开疆拓土”,有的孩子提着水桶去接水。最后,大家合起伙来把水灌进沙坑区的沟渠,形成长长的“水利工程”。当时我还不知道,这是夏天孩子们的常规课程。

        土土看着这些孩子“工作”得起劲,自己也跃跃欲试,但又不知道怎么才能参与进去,站在水沟边上显得紧张。这个时候,主持“水利工程”的老师跪坐在沙地上,向土土伸出手,柔柔地说:“你可以来挖一挖,试一试。”一边说着,一边递过来一把铲子,然后就继续进行自己手里的工作。土土接过铲子,如获至宝,加入了挖水沟的队伍。

        那一天,土土很长时间都不愿意离开幼儿园,这完全出乎我的意料。

    16条尿湿的裤子

        但是在土土入园之后,我发现一切都不一样。

        在自选工作结束之后,老师没有催促孩子们收拾东西,而是慢慢地唱起一首歌——“布娃娃它就要睡觉了,小积木它也要睡觉了,小玩具要回家了,我们一起收拾好。”

        孩子们听到这首歌,觉得好听,跟着一起唱。土土入园第一个星期,就知道唱起这首歌就是要把手里的工作“归位”了。吃午饭的时候,有孩子不小心把一碗汤倒扣在地上,食物弄脏了地面,一片狼藉。老师对孩子柔柔地说:“请你把它们归位吧。”孩子蹲在地上开始收拾,不慌不忙,没有紧张,没有不安。

        土土独自入园的第一天,书包里带回来16条尿湿的裤子,我和土土妈洗了一夜裤子。老师是怎么做的呢?简单而平和地说一句:“尿裤子了是吗?那咱们去换一下。”在这所幼儿园看来,尿16次裤子,就获得了16次练习脱衣服和穿衣服的机会,就会成长为穿衣服技能最棒的孩子。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让我觉得最有意思的是班级里的“混龄”。大部分公立幼儿园都按照孩子年龄分为大、中、小班设置,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针对不同的年龄段安排不同内容的教学,同一个心智水平的孩子在一起也比较容易沟通。但是土土的幼儿园,坚持混龄设置。入园之后直到5岁毕业,一个班级里会混合着各年龄的孩子。坚持混龄,是为了引领孩子更好地吸收彼此间的气质差异,小孩子通过模仿,学到更丰富的技能。

    秩序最差的一次讲座

        这个幼儿园也办了一所小学。前段时间我去那里做天文科普讲座,感触很深。我最大的触动是,这些孩子的课堂秩序实在太差了,可能是我讲过了几百场讲座中秩序最差的一次。

        为什么这么说呢?这场讲座,孩子们在下面不停地讨论,时不时地举手甚至插话,他们迫不及待表达自己的意见,其中不乏质疑的声音,以及从点到面的发散性的想法。老师们静静地坐在下面一起听,偶尔和身边的孩子讨论一句内容。整场讲座,我需要不停地跳进跳出。一方面要完成既定的讲座逻辑,另一方面要引导和回应孩子们的各种问题。

        同样的内容,我在公立学校和幼儿园都讲过,台下鸦雀无声,孩子们正襟危坐。

        这让我反思,我过去受到传统的科学逻辑的教育,打算给出一场完美的科学讲座,我准备好了一整套逻辑。但是,孩子们不一定按照我的逻辑思考问题,他们有他们的逻辑,他们的逻辑很珍贵。所以,土土的幼儿园,吸引我的地方是,老师们从来都不会“告诉”孩子,老师们等待孩子告诉自己。

    孩子是脚,教育是鞋

        所以,土土的幼儿园,最吸引土土的地方是,“我也可以,我被尊重,我是自己。”就像幼儿园门口大字书写的理念概括为一句话:“孩子是脚,教育是鞋。”

        今天早上,土土7:15站在小区门口的寒冬里,等着幼儿园班车的到来。7:20,孩子们口中亲切的大米饭班车来了,土土自己爬上高大的大巴车,一上去就和带班车的老师聊起天来,自己走到座位上,系好安全带,整理好衣物,微笑着等待下一站上车的小伙伴。班车要行驶7公里,历时45分钟,土土最喜欢在这个时间里和小伙伴讨论问题,或者是清点沿路大树上的鸟窝。这是一个普通的早晨,是处处体现教育细节的早晨。

        (作者:高爽,系幼儿园学生家长)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