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9年05月24日 星期五

    古生物学者发现:

    亿年前两栖动物的捕食行为

    作者:本报记者 张蕾 《光明日报》( 2019年05月24日 08版)

        格尼蛙吞食蝾螈生态复原图。张宗达绘图

        本报北京5月23日电(记者张蕾)来自中国和英国的古生物学者23日联合宣布:他们在中国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的白垩纪地层发现了罕见的蛙类胃容物化石,这对于了解史前两栖动物之间的捕食关系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该发现由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副教授邢立达、英良集团·世界石材自然历史博物馆执行馆长钮科程和英国伦敦大学学院教授苏珊·E.埃文斯(Susan E.Evans)共同研究获得,相关论文发表于国际知名学术刊物《科学报告》。

        此次发现的蛙类胃容物化石来自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位于距今1.2亿年的早白垩世龙江盆地光华组地层。胃容物的主人是距今1.2亿年的格尼蛙(Genibatrachus),其身体长度约7.5厘米,头骨长2.4厘米,整体保存非常精美,可以清楚地看到每侧上颌骨都有大约50个排列紧密的小牙齿;而保存良好的身体软组织轮廓则显示,这是一只身体宽大厚实、大腿肌肉强壮的蛙类。

        通过研究格尼蛙的胃容物化石,古生物学者发现:蛙类胃容物中的蝾螈类骨骼清晰可见,保存了头骨、脊椎和部分前后肢。这顿“晚餐”的骨骼从蛙的左肩带向下延伸到左侧前脊柱区,并从腹部侧穿过腰带区一直到尾杆骨。蝾螈的尾巴沿着蛙的腹部右侧卷起,远端却没有保存。“标本体内的蝾螈骨骼铰接在一起,基本上完好无损,这表明它是被蛙类整只吞下;而根据骨架的位置,蝾螈的尾巴很可能还在蛙的嘴外——也就是说,蛙吞下蝾螈后的瞬间就被埋藏了。”邢立达描述道。

        根据未愈合的长骨末端、缺乏骨化的关节面等特征,邢立达判断这只格尼蛙尚未完全成年。“现生的陆生蝾螈会被各种捕食者吃掉,它们的防御机制包括色彩或有毒的皮肤分泌物,这些特征是否出现在白垩纪的蝾螈身上,我们无法得知。”

        但古生物学者认为,这类凑巧保存下来的化石对于理解古蛙类的食性与行为,以及重建古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和能量流,具有非常重要的科学价值。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