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9年05月19日 星期日

    贵州毕节试验区30年奋斗拔穷根

    作者:本报记者 吕慎 《光明日报》( 2019年05月19日 01版)

        【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基层蹲点调研】  

        乌蒙山区的毕节,曾经以“穷”闻名全国。穷到什么程度?1985年一份反映贵州省毕节市赫章县海雀村的材料触目惊心:“三个村民组,11户农家,家家断炊。”土地瘠薄、人口过多、生态脆弱,毕节的穷是千百年积累起来的难题。联合国官员摇着头走了,留下一句话:“这里不适合人类生存。”但是,中国人最善于将不可能变成可能!1988年,毕节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建立起了“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31年时间,这里实现了改天换地的历史巨变。毕节成为中国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一个生动典型,为世界提供了宝贵的脱贫经验,也昭示着中国制度的巨大优越性。

    幸福生活是干出来的

        “我老家就是大方县乡下的,但这个村比我们那里还落后10年。”这是派驻绿塘乡高峰村任第一书记的县财政局副局长郑朝坤2017年刚到时的感受。高峰村是贵州20个极贫村之一,群众种地要爬坡一小时,赶趟场要翻山两小时,村民李龙勋说:“村里的媳妇跑了大半,回趟娘家都难,谁愿意跟着你苦熬?”没有路,盖房子的成本比山外高出一倍,全村几乎没有楼房。路不通老百姓看不到希望,看不到希望脱贫就无从谈起,于是修路成了老郑的“执念”。他从县里协调了370万修路款,大伙儿投工投劳,终于修成了总长30多公里的通村路和通组路。路通了,一年之内全村盖了120多户新居。路通了,一年退耕还林的亩数比前十年还多。路通了,返乡的人也多了,林果草药都种起来了。“370万改变了全村2401人的精神面貌,这钱花得太值了!”熟悉高峰村的人都这么说。

        干部带着群众干,群众不等也不看。这是毕节人靠实干征服贫困的写照。从试验区建立到2018年年底,全市累计减少贫困人口630.9万人,贫困发生率从56%降至5.45%。乡乡通油路、通4G网络,村村通水泥路、通广播电视、通“广电云”、有卫生室,组组通硬化路,户户通电,小轿车进入寻常百姓家,农村群众普遍实现了从吃得饱、穿得暖向追求美好生活的转变,全面小康综合实现程度达90%。

        大方县有个箐口村,仅仅用了两年多时间就从镇里倒数的贫困村一跃成为领头的富裕村。用村里小学校长祝天琴的话说,这变化就像是做了一场梦。带着大家实现这个梦的是一个叫张凌的年轻人。几年前,他在贵阳做传播公司,攒下了100多万元。他说,自己去北京上大学的钱是乡亲们十块八块凑起来的,所以早就下决心要回到家乡。2016年,国家脱贫攻坚的步伐明显加快,吸引外出人才返乡搞建设在贵州基层形成了声势。张凌看准了时机,回乡竞选村主任,高票当选。他把全部家底都拿出来在村里搞起了猕猴桃特色种植。一户带一户,一户连一户,两年时间,丰收的猕猴桃让箐口村变了个样。

        “团结奋进、拼搏创新、苦干实干、后发赶超。”张凌实践的正是新时代贵州精神。在毕节试验区的发展中,这十六个字掷地有声。31年来,毕节培育了时代楷模文朝荣,“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徐本禹,历练了刘安国、冯长书等一批舍小家为大家、忠诚于党和人民事业的优秀支书、最美村官。培养了一大批为改变家乡贫困面貌、推动脱贫攻坚任劳任怨、忘我工作、吃苦耐劳、舍己为人、甘于奉献的干部。毕节人民终于破解了“越生越垦、越垦越穷、越穷越生”的恶性循环怪圈,探索出开发与扶贫并举、生态恢复与建设并进、人口数量控制与素质提高并重的脱贫新路,干出了稳稳的幸福生活。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晚春时节,来到毕节市纳雍县鬃岭镇坪箐村,山脚下的养殖场和菌菇大棚片片相连,山坡上的杉树林绿意浓浓,山腰的茶园到处是采茶人的身影,山顶的座座水池是村里的水塔,谁能想到这片生机勃勃的土地十几年前还是采煤塌陷的重灾区。

        说到村里的变化,群众都说多亏村里有个能人谭正义。老谭今年49岁,曾是身家过亿的企业家,如今却是负债3000万的深山农民。他有两个梦,一个是让生他养他的小山村富起来;一个是要把真正的循环农业搞起来。为了这,他一干就是10年。要在海拔1800米以上这个茶叶生长极限处种茶,他努力了5年,也失败了5年,损失了上千万元。但终于在第6年种活了茶苗。如今,上万亩的茶园覆盖了全村数不过来的山头。他的梦想正在实现:山下有4000多头吃草的糯谷猪,制造出的沼气进入3700立方储存罐,沼液用600米高的管道提上山,水肥一体的沼液种出了有机高山茶。虽然老谭的循环农业基地还没盈利,但他说:“路走对了,只会越来越宽广。”

        离鬃岭镇不远有个猫场镇,这里曾经是红军长征时战斗过的革命老区。镇名很萌,但却很穷,2015年,全镇42000人里还有12700贫困人口。煤矿曾是大方县猫场镇的支柱产业,可当记者来到这里,发现穿梭的大卡车不是拉煤的,而是运建材的。镇党委书记王炳发说,这是国家地质公园九洞天风景名胜区正在紧张施工。“年底竣工后,全镇有20%的人口将吃上旅游饭。”而另外的80%人口已经靠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脱了贫。王炳发说,杀鸡取卵、涸泽而渔的发展方式已经走到了尽头,顺应自然,保护生态的绿色发展昭示着未来。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决走生态发展之路,关停了80多座小煤窑和硫黄矿,通过这些年的努力,如今5万多亩樱桃、2万多亩李子、近万亩茶园等经果林已经覆盖了全镇。“等到今年8月水果丰收时,猫场镇将彻底告别煤炭经济,进入绿色经济时代。”

        毕节人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走生态脱贫之路,为生态脆弱和资源枯竭地区解决贫困问题积累了宝贵经验,森林覆盖率从14.9%提高到56.13%。发展绿色产业和循环经济,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加快建设“百姓富、生态美”的新毕节已经成为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

    多党合作显示巨大优势

        “摆脱贫困、实现富裕是毕节人千年的梦想,眼看着就要在我们这代人手中实现,工作怎么可能不充满激情?”纳雍县董地苗族彝族乡是贵州省20个极贫乡镇之一,乡党委书记罗珍玉干练爽朗,她每天带着一群80后、90后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我们在民革中央的帮助下正把全乡的31个合作社做成一个联社,实现整合、优化、提高,确保产业脱贫可持续。”正说着,民革中央的几位干部来找罗珍玉商量温泉度假村招商的事儿。“脱贫之后要能稳得住,有了他们我心里踏实多了。”罗珍玉说。

        类似这样的项目,仅2018年一年,民主党派、工商联等就为毕节引来了228个,累计投入资金过亿元,协调的招商签约资金达到了55.2亿元。他们还实施了智力帮扶项目63个,培训各类人才12433人次。免费实施各类手术117例,为6310群众开展义诊,资助贫困学生2989名,有力促进了决战之年的脱贫攻坚工作。

        毕节市七星关区长春堡镇干堰村是个人多地少的后进村,2013年7月这里成为民盟中央参与试验区建设的示范点,从此干堰村迎来了发展的“春天”。民盟中央多次组织农业、旅游业专家深入干堰村考察调研,为这里制定了详细的建设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投入30万元新建了村卫生室,投入70万元对村小学进行改造升级,投入100万元改造村里的道路,整合90万元新建环湖公路,民族同心广场、高原食用菌种植基地、林下养鸡合作社,一个个项目让干堰村成了富裕幸福、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的新模样。

        多党合作的巨大优势,31年来在毕节试验区的脱贫攻坚中得到了有力体现。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等统一战线组织通过多种方式为试验区争取支持、献计出力。累计帮扶引进项目361个,推动7414人次专家学者、企业家到毕节考察,帮助培训人才45万人次,援建“同心水窖”1.4万口,新改扩建各类学校230所。东部十省市统一战线协调企业与试验区112个村结成帮扶对子。目前,毕节正以统一战线参与建设为平台,进一步丰富拓展多党合作服务改革发展内涵,建设全国党外干部教育实践培训基地、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调研基地、民主监督实践基地、社会服务创新基地,全面提升毕节试验区多党合作示范效能。

        (本报记者 吕慎)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