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读】
英语中有个说法,“All is well that ends well”(结局好,就都挺好)。中国热播电视剧《都挺好》(英文片名正是All Is Well)不久前全部播完,剧中苏家人在经历了一场天翻地覆之后,终于以“和解”收场,也算是真的“都挺好”了。剧虽终,但人不散,观众对于这部剧的讨论仍然热烈进行,而且,随着时间流逝,当初对苏家男人的“恨”,为苏家“琐事儿”的“闹心”,逐渐变成更为冷静、客观的思考。
“家庭”这件事,东西方皆然,总像一团扯不清的乱麻。然而,也正因为“扯不清”,才产生那么多有趣的故事。
笔者曾接触过一对美国大学教授夫妇,二人结婚数年,父母却并不知他们已经结婚。更有意思的是,父母其实是重组家庭,且正是夫妇二人各自的父与母。后来,教授夫妇生了小孩儿,老人来看望孩子,这才“真相大白”。当初的尴尬变成了如今茶余饭后的笑谈。当然,像这种情况即便在西方也属罕见。不过,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家庭成员之间的距离,至少是物理距离,的确拉得越来越远了。大家庭共居一处的情况已不多见,父母与成年孩子也往往是聚少离多。
有部美国影片叫《天伦之旅》(Everybody Is Fine,直译为《家人都好》),讲的是一个老人,在妻子去世后过着独居生活。一次,老人花费很大的精力准备迎接四个孩子归来的家庭聚会。但聚会日子临近,孩子们却一一打电话告知无法成行。无奈的老人决定,既然孩子们没时间来看他,那他就去看孩子们。老人一路经历千辛万苦,见到每一个孩子他总要问,“你过得开心不?”孩子也总是回答,“开心呀”。然而,“开心呀”的虚假外表,掩盖的却是“不开心”的真相:画家大卫染上了严重的毒瘾且多次入狱,最终因吸毒过量死去。“金领”艾米早已离异,独自带孩子生活。“指挥家”罗伯特其实只是在交响乐团里打鼓。“著名女演员”罗西,也是勉强糊口,并且借住在别人家里。
孩子们之所以找出种种理由不愿意去见父亲,就是因为害怕面对:他们都想成为令父母骄傲的那个人;但面对父亲,他们知道自己永远“不够好”。影片结尾,老人心心念念的家人大聚会终于实现,虽然大卫不在了,虽然孩子们还是各自揣着心事,但至少一家人得以聚在一起,这不是“挺好”吗?
美国法律规定,成年子女对于“贫困”父母有经济支援的义务,这里的重点在于“贫困”。在《天伦之旅》中,父亲有自己舒适的房屋,有够用的收入。在英美文化中,儿女不照顾甚至不去看望父亲,也没有什么值得批评的。“我不太适合照顾人”这种话,许多成年子女也能“理所当然”地说出口。而在中国文化中,如若说出这种话,恐怕要被痛骂“不孝”了。在中国文化中,“孝”是个核心概念。“善事父母者”谓之“孝”,且“孝”与“顺”并行。“顺”老人心意,才是“孝道”。《都挺好》中的苏大强,既有退休金,又有存款,可谓颇具经济实力的老人,而且儿女经常探望和陪伴他。但他依然种种“作妖”,又是“喝手磨咖啡”,又是“要买房”,显然是老苏滥用“孝”字挟持儿女了。
说到“孝”,在西方文化中,最为人所熟知的要数《圣经·路得记》中的路得了吧。她在丈夫死后,毅然决定随婆婆前往她从没去过的夫家的故乡,并且肩负起照顾婆婆的重任。路得若不如此做而是让婆婆孤身返回故土,那婆婆一定会因既无生活来源又无人照顾而流落街头。
当然在西方也不乏虽“流落街头”却“穷并快乐着”的父母。在珍妮特·沃尔斯的自传《玻璃城堡》开篇中,已经成年而且过上舒适生活的女儿在街上见到母亲在翻捡垃圾桶,感到非常难堪。但母亲却觉得女儿是太被社会上的种种“规矩”束缚了。珍妮特父母“潇洒”惯了,在他们看来,儿女的照顾反倒是干涉他们的生活自由。
在英美文化中,赡养父母并没有作为一种“责任”而被社会强加给个人。不过,大部分子女还是如中国人一样认真赡养父母的。辞去原本在大城市的高薪工作跑到小镇上与年迈父母一起居住的也大有人在。可见中西文化中,“家庭”并没有多么不同。若说不同,倒是今天西方年迈的父母正是“婴儿潮”的一代,他们中大多更为“独立”,不愿意与儿女住在一起,而更愿意享受自由的生活。
导致父母与成年子女的关系亲近或疏远的,还有重要的一点——“父母的偏心”。美剧《老友记》中整日嘻嘻哈哈的一对兄妹莫妮卡和罗斯,最大的分歧就是父母的“偏心”——哥哥罗斯是父母眼中的好孩子、高才生,而妹妹莫妮卡则被看作是个满身毛病、一事无成的傻姑娘。《都挺好》中,父母卖房供明哲出国读书,又百般接济明成,对女儿明玉却连好脸色都懒得给,这“心”真是偏到腋下去了。而这些,若和历史上那些著名事件相比,则要算小巫见大巫了。
春秋时期的郑庄公,因为出生时母亲难产,而一直遭母亲记恨,这一点与明玉很像。日后母亲偏爱庄公弟弟共叔段,并与共叔段联合造反。平灭叛乱之后,庄公非常恼怒,对母亲发下狠话,“不到黄泉,不相见”。还好,庄公很快悔悟,于是才上演了一出“掘地认母”的悲喜剧。
在西方文学中,从《圣经》开始,有许多因父母的偏心而造成兄弟之间激烈矛盾的故事:从该隐杀死弟弟亚伯,到雅各与兄长以扫争夺长子继承权,再到亚瑟的故事。雅各因为宠爱拉结而爱母及子,在一众儿女中最宠爱小儿子约瑟,最终导致约瑟恃宠而骄,不把一众兄弟姐妹放在眼里。他甚至认为,连父母也要向他低头才对。忍无可忍的兄弟把约瑟捆绑起来卖给了人贩子。不过,被辗转卖到埃及的约瑟倒是因祸得福,因为能替法老解梦竟然官至极品。多年之后,因故乡遭遇饥荒,雅各派儿子们去埃及买粮,约瑟对兄长们小小戏弄一番之后,还是和兄弟父亲相认,从此,雅各一家便幸福地在埃及安顿下来。这也算是“结局好,就都挺好”的一个例子吧。
在莎士比亚名剧《李尔王》中,结局就不那么好了。年迈的李尔王要把国家分给三个女儿,而且谁“最爱他”便可多分。两个年长的女儿花言巧语哄老人开心,到了小女儿这里,却讲了一番真话。她说会按本分爱父亲,但不可能“全心”,因为自己还要嫁人,自然要分一部分的爱给自己新组建的家庭。一番话气得李尔王昏了头,于是把国家全部分给了两个年长的女儿,小女儿没有得到分文。日后,两个女儿露出了真面目,把老父亲赶出家门,在荒野中流浪的老王神志模糊,几乎疯癫。此时,小女儿带领援军来救助父亲,并与两个姐姐开战,可惜,小女儿身受重伤,最后死在老父亲的怀中……
李尔王疼爱的孝女其实是毒妇,家人眼中的天才也常常变成“废柴”,就像《都挺好》中妈妈的宝贝苏明成一样。这里还有个有趣的例子。英国著名的勃朗特三姐妹,夏洛特写出《简·爱》,艾米丽写出《呼啸山庄》,小妹妹安妮也有《女房客》等作品存世。但是,家中真正的“骄傲”却是弟弟布兰维尔(Branwell),父母和姐妹们对这位“才华横溢”的弟弟都呵护备至,但他却没有取得什么成就:时不时画几幅肖像画,四处找些短工做做,还染上了毒瘾、酒瘾,后来竟与一位有夫之妇纠缠在一起。最终,他年仅31岁便离家人而去。
父母偏心的一个重要方面,便是在经济上的厚此薄彼。家庭关系当然并非金钱所能理清,但不得不说,在家庭中金钱占着颇重的分量。
《都挺好》中苏大强为每个孩子设立账本的做法的确过分,但至少为明玉讨要公道提供了有力的“证据”。据笔者一位年逾70的美国朋友凯西说,她读大学时学费是家里出的,大学毕业工作伊始,父亲便要她连本带利偿还大学学费,她也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事,便努力还上了这笔钱。数年后,母亲得知此事并且得知父亲并没有让家里其他子女偿还大学学费后很是生气,便逼着父亲把当初所还钱款又退给了女儿。
在《都挺好》中,观众的同情心大都放在女儿苏明玉身上:自小被母亲嫌弃,自己心目中的大学连去考一考的权利都没有,自从大一开始,就被家里断了经济来源,虽说一时气愤,和家人签了断绝关系的“合同”,却还要从经济、感情、体力各方面去支持这个令她伤透了心的家庭。其实与明玉相比,现实生活中更有比她的经历还要悲惨得多的情况存在。
2018年的一本畅销自传《教育》讲述了一对父母和七个孩子的故事。孩子们长大后,家庭分裂为两个阵营,4个在父母的“家族企业”——废铁场和精油炼制中心——讨生活,3个读到了博士去他乡谋生。作者塔拉·韦斯托弗在17岁前从没去过学校,只是每日在父亲的废铁场上干活儿,因为父亲认为上学对于女孩子来说不亚于与魔鬼打交道。迷信而偏执的父母根本不把孩子的生死放在心上。铁棒穿腿、烈火烧身、液压机“咬人”等种种险情,对于这家的孩子们来说都是家常便饭,更有甚者,大哥肖恩还有着严重的暴力倾向,对兄弟姐妹动辄拳脚相加甚至拔刀相向。塔拉再也不能忍受这个“家庭”……最终,凭借自己的努力和韧劲,塔拉不仅考上了大学,而且一路读到了博士。只是,那个家她再也回不去了,因为她已经被父母“宣判”为投靠“敌人阵营”的叛徒。
“都挺好”,这是一句掩盖了多少纷繁复杂的面子话。据说,原著小说的结局,苏家人该恨的,还在恨,该怨的,还在怨。不过,“结局好,就都挺好”。家庭这本经,本就没有个标准的念法,能放下,甚至能明白血浓于水这个道理,哪怕只为了给一部让观众揪心了个把月的剧一个大团圆结尾,也算是“挺好”吧。
(作者:王伟滨,系河北科技大学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