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刚好是休息日,杭州市民吴先生起了个早,带着读高二的儿子赶到西湖文体中心,现场感受了一场数字阅读盛宴:翻开一本秦兵马俑画册,5G技术在屏幕上展示出各种秦俑的立体造型;戴上VR眼镜,立即身临其境于京杭大运河上的文化地标。吴先生的儿子喜欢旅游和阅读历史书籍,近距离接触的数字化阅读新技术让他直呼过瘾。
随着信息科技日新月异,数字阅读日益成为大众的重要阅读途径和方式。“中国数字阅读大会”是国内数字阅读领域国家级、综合性行业大会,被业界视为数字阅读的年度“风向标”。“e阅读,让生活更美好”是本届数字阅读大会的主题,强调的是阅读的发展趋势,以及科技创新给阅读领域带来的数字化新体验。
本次大会设置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主题走廊及媒体融合、阅读经典、5G智能、聆听经典、文化扶贫等10余个特色主题展区,集中展示了我国数字阅读的新产品、新服务。学习强国、新华书店网上商城、咪咕阅读、掌阅、阅文等13家网络平台设置了专栏,以数字版、有声版、导读版等方式予以呈现,让现场观众感受到了琳琅满目、丰富优质的阅读选择。
数字技术激活大小屏幕
数字阅读的发展对于丰富全民阅读方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越来越多的文本内容和越来越丰富的呈现形式,不断推动着数字阅读行业多元化发展。
在“百年树人”主题展区,网龙华渔教育展出的VR红色教育“古田会议”吸引了众多的中小学生。学生戴上VR眼镜就可以参观古田会议场馆,聆听老一辈革命家的教诲,加深学生对革命历史的理解,大大提升红色教育的沉浸感。“融合新技术的数字化产品革新了公众的传统阅读体验,让更多青少年可以通过深入浅出的VR内容,更直观地理解教材、学习知识。”网龙网络公司负责人说。
在教育技术展区,不少孩子与“AI老师”玩得不亦乐乎。这位纠正小朋友普通话发音的“AI老师”,其实是学而思网校自主研发的AI普通话教学系统。它深度融合了语音识别、语音测评等技术,能够对发音进行智能评测和纠正,并生成多维度的学情数据报告。系统还包含了多种外语及中国地方方言,并可根据区域文化特点定制语料库,将常用词汇以“图片+双语发音”的模式进行展示,助力普通话教学推广。
本次数字阅读大会上的5G展台及5G直播是咪咕公司对数字阅读与5G技术结合的首次尝试。在中国移动5G网络技术的加持下,对大会内容进行5G+真4K直播,只要登录咪咕视频和咪咕阅读客户端专区观看直播,就能如身临其境般来到大会现场,零距离超流畅直击凯文·凯利、蒋方舟等大咖演讲全程,感受阅读的魅力,提升视听体验。
此外,还有许多前沿5G阅读技术也在大会上进行展出。如AR与阅读的结合,佩戴AR眼镜观看书籍,书本文字内容之外的拓展内容的技术作为数字阅读的新载体出现在公众面前。听书功能与5GCPE结合、灵犀音响、智能绘本、华为折叠屏等一系列新技术产品惊艳亮相,与参会者亲密互动。
万物互联将让“屏幕”界限模糊
数字阅读发展土壤十分肥沃,阅读渠道主流化、阅读时间碎片化、阅读需求专业化等特点是数字阅读的发展趋势。伴随着新兴技术的发展,智能手机、车联网、可穿戴设备等都能实现数字阅读功能。可以预见的是,全场景数字阅读将会进一步满足充实读者的精神知识需求,让阅读生活体验更加美好。
本次大会发布的《2018年中国数字阅读白皮书》显示,截至2018年底,我国数字阅读用户总量已经达到4.32亿,人均数字阅读量达12.4本,人均单次阅读时长达71.3分钟,数字阅读用户行为偏好随年龄增长而变化。
从白皮书中可以读出阅读与生活之间的“美好”关系。2018年的数字阅读在时段上呈现这样的规律性——早高峰崛起,晚高峰前移。上午7:00—9:00成为一个阅读高峰。晚高峰从以前的21:00到22:00前移到19:00—21:00。这就是多元化阅读方式营造的便利阅读条件下自然出现的结果。
数字阅读用户的行为偏好随着年龄的增长呈现不同的选择:14岁至18岁的人群偏好青春校园类题材,且呈现高市场、高频率的阅读习惯;25岁至30岁的人群偏爱职场商战类内容。而且,用户的付费意愿比之前大幅提升。
白皮书同时发布了2018年度中国数字阅读城市指数榜单。北京、杭州、成都、太原、宁波、上海、厦门、乌鲁木齐、济南、广州荣获“中国十佳数字阅读城市”称号。
值得注意的是,从来没有上榜过的乌鲁木齐名列排行榜的第八位。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副秘书长王勤认为这一现象正是有赖于数字阅读的发展。“原来是纸质的,现在是有声的。阅读的资源得以极大的丰富,想读什么就有什么。这也使得中西部地区的城市后来居上。”
白皮书也认为,5G将推动数字化进程加快,数字阅读将促进用户体验进一步提升,文化交融进一步加速,阅读服务进一步精细,全场景沉浸式的数字阅读将带来更加丰富的精神食粮,使读者随时、随地、随身、随心获取专业优质的阅读内容。
从纸质出版到电子出版、从传统阅读到数字阅读,阅读对象、阅读方式、阅读习惯都在高速更新迭代。随着5G商用的加速,多屏、多端的万物互联将会让“屏幕”的界限越来越模糊,未来将是一个处处是屏幕的“屏民时代”。想读就读,需要就读,读就能懂,将是阅读未来的样子!
(本报记者 陆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