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思政课新方式】
“信息量大”“意犹未尽”“回味无穷”“上课感觉时间过得很快”……这是王苹学生对她思政课的评价。“平易近人、体贴同学的思政课老师。”学生们对她赞誉满满。
作为北京市中学思想政治课的唯一代表,在近日举行的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北京市陈经纶中学教育集团副校长王苹参会。王苹的思政课究竟有什么神奇的“魔力”?她对思政课有什么独到的看法?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贴近生活,让学生“有话可说”
如何结合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和阅历,将抽象的学理具体化、生活化,王苹没少花心思:“我们要给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这个情境要趋近于学生的认知水平,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贴近社会实际,紧跟当代社会的发展,这样才能让学生‘有话可说’。”
在经济生活课程上,谈到财政的作用,不少学生会觉得很枯燥。王苹就在课堂上和学生分享财政惠民的具体措施和事例。例如,从国家层面来讲,连续多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义务教育实现全免费;从北京市层面讲,2011年投入135.5亿元补贴地面交通和轨道交通,维持公共交通低票价;2012年—2013年供暖时间提前12天,市级财政补贴7.2亿元等。
“如果一开始就问学生,财政会对每个人有直接的影响吗?学生一般都会回答‘不会’。我就通过具体数字,让他们联系所见所闻,切实认识到财政支出可以落实到每个公民头上。”王苹说。
寓生活情境于教学是王苹的法宝。她会针对教学内容设计实践环节,让学生走出课堂,感知社会。“我们一直坚持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社会实践活动。比如,让学生下企业,了解企业的运作方式和文化。从上个学期开始,我们还让学生试着创办自己的小公司,还和钱币博物馆签订了协议,那里成为我们的实践基地,让学生了解货币发展史,以及如何打击假币等知识,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王苹表示,通过“参与式”教学方式,同学们深入农村、走进工厂、创办学生公司,使政治课告别了枯燥,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以生活为根”的教学理念。
独立思考,让学生“有话能说”
王苹认为,讲好思政课首先要以学生为主体。如何真正让学生学懂悟透?“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王苹在教学中经常采取阅读—思考—回答—质疑的方法,通过质疑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
为此,王苹主动创造师生争论的氛围。讲一堂新课,她会常针对一些内容反问,“可不可以这样讲?”“这样说为什么不行?”在讲练习题时,她允许学生为选择题的错误选项来“辩护”,对于主观性试题的讲解,她也鼓励学生多角度考虑。
王苹认为,以学生为本,要尊重学生自由提问的权利,尊重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使学生“有话能说”。要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提供给学生鲜活的生活案例,或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获取亲身感受,使学生“有话可说”。最后要通过在日常教学中长期的、积极的、民主的引导,使学生真正做到“有话会说”。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精心准备和设计。
价值引领,让学生“有话会说”
之所以要提出“有话会说”,王苹表示,思政课是要结合课上所学知识去分析现实问题,“有话会说”,才能有说服力。
“‘灌输性’不是指填鸭式的灌输,而是要老师和学生一起讲好中国故事。以前,大家一直以为‘灌输’是死记硬背,其实不然,理论和大是大非的问题,应该坚持有对和错,是和否,但为什么这样做,怎么做更好,这个是可以让学生探究的。为什么中国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今后如何做得更好,这个就可以进行探究,可以启发学生思考。”
王苹说,高中阶段的学生大概在16~18岁之间,是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对很多问题的思考,已经开始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知识是一个载体,实现的目标还是在于价值引领,因为它最终是一门德育课程。不能一味空泛地讲知识,而是要让学生们在情境中、生活中去理解,靠实例来引领,而这些实例需要选择带有导向性的、积极的,将正能量蕴含在知识的分享与交流之中。”王苹说。
(本报记者 周世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