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关注·博鳌亚洲论坛】
■意大利经济与财政部部长乔瓦尼·特里亚:
面对新兴技术的扩散,经济体间高度互联,投资组合趋同使得系统风险提高,如何与新技术融合改造金融行业将是未来值得重点研究的专题。此外,在稳定投资率的基础上,各国还需要借助多边机构的平台,协调宏观审慎的金融政策和货币政策,确保实体经济和金融行业间实现健康的互动。意大利近期与中国在“一带一路”倡议下的扩大合作,将提升在实体经济中的投资,从而促进经济复苏。
■中国国务院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主任肖亚庆:
改革开放40年来,国有企业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也要看到民营企业改革的速度、发展的速度是非常惊人的。展望未来,各种所有制又迎来了一个更广阔的相互融合、相互携手、共同发展的机会,因为我们面对的是全球化的市场,我们面对的是全球的竞争格局。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和企业的不断发展,各种所有制融合与竞争的界限将很难区分。无论是国企、民企还是外企,今后都应当朝着创新、绿色、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努力。
■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副行长、首席财务官莱斯利·马斯多普:
中等收入陷阱是新兴经济体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世界银行进行了一些研究,发现从20世纪60年代到现在,只有10个新兴经济体能够跨越这个阶段往上走。
我认为无论是解决中等收入陷阱问题,还是资本流动对新兴经济体的冲击问题,都需要大力发展新兴经济体的金融和资本市场。如果新兴经济体本身的金融市场发展成熟,其经济、金融“受制于人”的情况就会大大缓解。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张宇燕:
从人类发展的历史来看,技术进步与就业之间并不是此消彼长的关系,两者并不矛盾。技术革命也并不一定就是新的原创技术,更有可能是对现有技术的重新组合和再利用。以工业革命为例,工业革命所使用的技术,比如蒸汽机,是早在工业革命之前就存在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并没有创造新的技术,而是通过对原有技术的改良和重新利用,从而带动整个人类的发展。
中国目前正处于一个关键的时期,劳动力成本迅速提高,需要用机器尽可能替代劳动力,以推动经济的长期增长。
■巴林投资公司联合首席执行官哈茨·本盖茨:
1996年我第一次来到中国时,连一个合适的翻译人员都很难找到。二十多年过去了,中国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成为占有重要地位的经济体,没有一个投资者可以忽视中国市场,这是最具有吸引力的投资目的地之一。
关注到最近《外商投资法》的出台,该法是一个很大的进步,对于外商来说更是极大的利好信号。目前,巴林投资正在推进对大中华区的布局。
(张斐晔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