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点摘编】
目前的高铁网络规划基本覆盖了经济增长最快的大城市区域,在满足空间经济发展的需要的同时,对促进要素流动与集聚有着积极作用。高铁的开通改变了城市的市场可达性,引致了空间分化。总体上看,高铁的开通促进了沿线城市的人口集聚,但是在中国的各个区域有着明显差别。高铁的开通促进了西部地区的人口流向东部地区,北方地区的人口流向了南方地区。同时,东部地区中小城市人口流入增加,大城市流入减缓。对于经济相对欠发达的中部地区,高铁的开通进一步强化了中部地区大城市的作用,而削弱了中小城市的人口集聚。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是,随着经济发达地区交通基础设施水平的提升,中小城市与大城市之间的时空距离大幅度缩小,显著地提升了其市场可达性,而大城市在目前政策制度的限制下,承载力达到瓶颈,给周围的中小城市带来了更多机遇,因此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人口往经济发达地区周边的中小城市流动加快,而在经济相对欠发达的中部地区却不会存在这种现象。
以上研究具有如下政策启示:首先,大力发展高铁的同时要兼顾相关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通勤成本不仅受到高铁影响,也与其他交通基础设施相关,只有整体基础设施水平提升才能相应提升城市的市场可达性。其次,应当加强大城市的公共资源供给。高铁的建设加速了人口的自由流动,这应是促进福利分配、缩小城乡差距与地区差距的重要机遇。最后,未来在制定城市发展战略中,应该更多地以大都市或者都市圈的概念去协调中心城市与外围中小城市的发展,使得中小城市能分享高铁发展带来的增长效益。
《经济评论》2019年第1期,王赟赟、陈宪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