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9年03月20日 星期三

    新时代基层治理的诚恳记录

    作者:施战军 《光明日报》( 2019年03月20日 14版)

        印象中,简平是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也是一个有成就的研究者,在他的著作里能够感觉到他很深的知识涵养和很高的审美境界。至于简平转到现实主义题材的报告文学创作,这应该跟他一贯的心志是有内在关联的。他是个童心不泯并有点极端的完美型理想主义者。其实所有的理想主义者内心都住着天真的孩童,而理想又都是基于对现实的关怀。儿童问题是他过去倾心的重点,他又在新闻媒体工作了这么多年,又经历了自己与亲人巨大的身心痛楚,他的生命世界在向更广大的地带延伸,也是自然的事情。通过对人的状态的体察、通过对乡村的深入了解、通过对最基层人们的生活情态的发现来看世界,他寻找到了更宽阔的表达天地。他之所以能写出这部作品,是因为在浙江省宁海这个地方,他遇到了他想表达的东西。读他过去的书让我们知道,这是一个挑剔且骄傲的人。现在,他能够把现实中看到的美的、好的、正面的、阳光的东西收到一本书里来,实属不易。从这个角度说,他写的这本书就让我们觉得可信度非常高。

        报告文学《权力清单:三十六条》(浙江文艺出版社2018年8月出版)关涉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问题。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最生动的例证就是这个“三十六条”,村级小微权力清单既有一个建章立制的过程,也有一个修改完善的过程。简平把关于小微权力清单制度的写作落到了具体的人和事上,有很多非常鲜活的例子。这些事例把制度与人、把来自人民的规约与老百姓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比如,这一天,某个村文书在家里乘凉的时候,严根婉拿着“三十六条”的册子来了,问这个册子是当真的吗?上面提到的养老保险,谁给处理?文书就赶紧跟村支书和村主任联系。村干部们开会商量,发现工作中确实漏掉了这一条,然后迅速跟乡里沟通,给村民们补办。这件事从表面上看,是关于养老金的一个条目没有执行到位的问题,应该如何进行制度层面的完善。事实上说的是制度执行的过程中,如果有一些大意和疏忽,就会影响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对这一过程的写实,有真切的场景和气氛,有温度也有生动性,因而成了好故事。

        书中还写到一名村干部对最终结算超过5万元的工程项目没有进行招投标,在村级事务民主管理中未正确履行职责,受到了处分,而这件事情也促成了“三十六条”的升级完善。所以,这些非常接地气、有热气的例子,就是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象征。例子虽小,但所含的能量信息太强大了,胜过我们看过的很多采访群众的报道和干部讲话。

        书里有两个很特殊的人物,给我印象特别深:一个是葛更槐,一个是陈先良。葛更槐是大多数村级干部的缩影,在书中写了他从过去只从自身利益考虑要当村官到现在守纪遵规、担当履职的变化。在一个个类似葛更槐这样的实实在在的人物身上,我们会感受到生活正在释放内在的力量,人在时代中有着不同以往的言行,随着国家治理能力的提高,人的观念和心性也发生着一系列变化。责任感是怎么来的?它是在自我和社会发生关系之中来的,葛更槐这个人物身上的责任意识的生成过程,具有新时代的普遍意义。

        现在很多作家对乡村的认知还停留在“前葛更槐”的状态,没有看到如今乡村治理之后的“葛更槐们”的转型,这是现在乡村题材文学创作中特别突出的一个顽疾。我们发现很多关于乡村的小说,还沉浸在过去的印象中,讲述那时的乡村经验和故事。甚至包括一些有名气的作家,这类题材的创作还处在与生活实际的隔离状态。

        陈先良70多岁,有文化,又是在军队里历练过的人,早前他跟村里的干部几乎不来往,还将自己的组织关系挂在了别处。“三十六条”实施后,他积极参与村里各种各样新的事务,每到周二就穿得特别整齐去参加会议。他如此郑重,是为什么呢?是因为他秉公参与决策、监督决策执行是有效的。有这样的村民出现,人民群众的主人翁感一下子就鲜亮起来了。

        书中还有很多值得回味的东西。作者当然不会采用那种不过脑子好好想、把问题和疑惑充斥在书页间的做法,他写的东西看起来率真简约,但也是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写出来的,奇妙的是,这本书页码不多,写的都是现实情状,并且从中带出了历史厚重感。

        现在都强调要重视和倡导现实题材创作,确实也有很多的作家深入一线去进行现实题材方面的创作,但还存在一个破除固有印象、真心入场的问题。急需解决的是现实题材文学的深化问题,就是深入到生活中去。很多作家是到生活里面中了,但由于观念的屏障,使得他们的创作搁浅于肤表和过时的定见,忽略了一些更细微更有价值的东西,写出来,还是虚的、碎的、失真的,甚至在认知层面跟深入生活前毫无二致。

        因此,简平的写作,对现实题材写作是有一定的示范意义的。首先,秉持童心到生活中去,带着初心去创作,才能诚恳地记下更丰富的、更新鲜也更真切的生活本相、人间实情。再有,特别值得我们凝视的,是“小微”这个词,我们面对现实和新时代的写作,应该向生活学习、向乡村治理的智慧学习,其实也应该从小微入手,在具体的日子、细密的人与事中,呈现出现状的综合活力和历史的运行。这就是本书非常重要的特色,也是简平的写作实践给我们格外珍贵的启示。

        (作者:施战军,系《人民文学》杂志主编)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