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卫生工作是我国卫生工作的重点。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为加强农村卫生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农村缺医少药的状况已得到较大改善,农民健康水平和平均期望寿命有了很大提高。但从总体上看,农村卫生工作仍比较薄弱,体制改革滞后,资金投入不足,卫生人才匮乏,基础设施落后,农村合作医疗面临很多困难,一些地区传染病、地方病危害严重,农民因病致贫、返贫等问题亟待解决。
北京市对口支援拉萨市人民医院及堆龙德庆区、当雄县和尼木县人民医院,北京市卫生健康委高度重视此项工作,专门成立了对口支援领导小组,由主要领导担任组长。据统计,23年来,北京市卫生系统共选派了202名干部,专业涵盖了卫生管理、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多个临床学科及公共卫生专业。
为做好“组团式”援藏工作,北京市卫生健康委首先派出专家组,对受援医院情况进行了科学评估,计划帮扶拉萨市人民医院创建三甲医院。2017年8月,西藏自治区评审专家组通过现场评审和合议,一致通过了该院三级甲等医院的评审,并于2018年1月3日正式挂牌。自此,拉萨市人民医院成为首家完成三甲创建的西藏自治区地区级综合医院,也是中组部和国家卫健委部署的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任务中,率先完成三甲创建的受援医院。
成功完成创建三甲的任务,只有北京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拉萨市人民医院成功创建三甲,是民族团结、精准发力、共同努力的结果。回顾创建工作,主要有以下几点成功的经验:
一是领导重视,高位推动。“组团式”援藏,真正成为北京市委市政府,北京市卫健委、医管局及各市属医院一把手工程,高效完成任务。
二是首善标准,统筹推进。接受创建三甲任务后,派出专家组到拉萨市人民医院,详细解读国家三甲标准,将医院现实情况与国家三甲标准600多项指标进行一一对照,找准差距。之后精选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过硬的专家承担任务。医疗队的主要任务也由过去的以出门诊、做手术等直接服务为主,转变为以参与组织管理、完善学科建设、培养带教为主。
三是精准施策,无缝衔接。对常驻医疗队不能覆盖的任务,增派临时专家团队作补充。2017年6月,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增派19家市属医院的37名管理和技术专家组成专家团,到拉萨市人民医院进行精准帮扶。这种由政府主导,以援助需求为导向,常驻医疗队加临时专家组相结合、灵活机动的援助方式,极大地提高了效率,为短期内完成创建任务提供了有力保证。
四是聚焦问题,变输血为造血。北京友谊医院帮助拉萨市人民医院在院内开展大规模自查整改,紧密结合创建工作和当地医疗需求,积极开展新技术的应用,大力培养本地技术骨干,实现了由输血向造血的转变。
五是依托优势资源,精准帮扶。依托北京市属医院的学科和人才优势,采取“以院包科”的形式,帮助拉萨市人民医院在三甲的基础上继续提高综合能力和服务水平。
一批批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医疗队队员在稀薄的氧气中,用精湛的技术、自身的专业知识以及难能可贵的奉献精神,为藏族同胞送去了健康。一批新技术也在该医院扎根,例如消化内科开展腹腔穿刺+留置导管术,填补了该院该项空白;ERCP取石术,填补了自治区该项业务的空白;儿科团队诊治了大量疑难重症患儿,还填补了该院腹腔镜下儿童腹外疝外科治疗的业务空白。
(本报记者 田雅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