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9年02月11日 星期一

    用传承和创新铸就京剧辉煌

    作者:李志远 《光明日报》( 2019年02月11日 02版)

        近日,北京京剧院举行了庆祝建院40周年系列展演新闻发布会,可谓是今年京剧界的一件盛事。不仅京剧爱好者可以提前做好计划来“享用”这场京剧盛宴,同时学术界也有了借助个案思考戏曲艺术发展之道的机会。

        戏曲艺术如何才能更好地发展,是戏曲界乃至全民都关注的一件大事。是要坚持传承、老戏老演才能保证戏曲艺术的魅力,还是要舍弃传统、勇于创新才能创作出吸引今天观众的戏曲作品,这样的争执成为戏曲界长期热议的话题,甚至“原汁原味”这一词语也已成为一个常见的戏曲批评话语。其实,细读北京京剧院走过的40个春秋历程,即可发现,对于如何审视以京剧为代表的戏曲艺术,京剧团体用实践给出了最佳答案。

        虽然今年是北京京剧院建院40周年,但熟悉这个规模最大、艺术底蕴最为深厚的国家级重点京剧院团的人都知道,其前身可以追溯至20世纪20年代梅兰芳的承华社、尚小云的协庆社、程砚秋的和声社、荀慧生的松庆社等。同时,它还曾拥有马连良、谭富英、张君秋、裘盛戎、赵燕侠等京剧大师。如此深厚的底蕴与众多艺术流派的汇聚,让这个团体对于“家底”向来都很重视,不断用心呵护着艺术流派的本色传承。譬如谭派有谭富英、谭元寿、谭孝曾、谭正岩的血脉相承,马派有迟金声、朱强、张凯等相继传承,其他各派亦是枝繁叶茂、才俊涌现。也许正是因为有着如此厚重的传统底蕴,北京京剧院极为重视对传统经典剧目的传承,并在经典剧目日常舞台创作创新中,逐渐壮大了各大京剧流派传人的队伍。

        重视传承绝不是固守不变、墨守成规。北京京剧院在发扬先辈京剧大师的流派艺术创作特色时,更透彻地抓住了大师艺术的精神内核——创新。如梅兰芳因不满足于仅演古装剧而尝试时装新戏,因不满足于固有行当而立足舞台实践创造了融青衣、花旦、刀马旦于一体的花衫;荀慧生因不满足于戏服的表现力而有了“留香装”;裘盛戎因不满足于花脸固有的表演而开创了融铜锤花脸与架子花脸于一体的花脸新流派等等,无不以鲜活事例昭示着京剧艺术的发展需要立足实践、进行创新。

        回到北京京剧院,其在发展过程中将创新精神运用于京剧艺术创作的方方面面,可谓成效甚著。如打破戏曲院团艺术生产固有机制而提出项目制,实现了经营收入逐年上升;探索京剧小剧场,不仅引领了小剧场戏曲的潮流,推出了《马前泼水》《阎惜姣》《碾玉观音》等具有代表性的小剧场京剧作品,而且培养出一批以李卓群为代表的优秀创作人才,培育了众多年轻京剧爱好者;在戏曲市场普遍不景气的状况下,开展“唱响之旅”“魅力春天”等活动并形成品牌效应;实行演员梯队管理、引入竞争机制,促进了青年艺术家创作能力和创作激情的提升。

        在戏曲艺术沉浮飘摇的发展历程中,北京京剧院始终紧贴时代与人民的需要,秉持传中有创、新中有承,沿着戏曲艺术的内在之道砥砺奋进,一步步推进京剧艺术向前进发,与京剧界同仁合力铸就了当代京剧的新辉煌。

        (作者:李志远,系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副研究员)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