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
1897年,上海。在风雨飘摇中诞生的南洋公学步入第二年。它与北洋大学堂同为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自己最早创办的大学,是上海交通大学的前身。
南洋公学分设师范院、外院、中院、上院。这一年,南洋公学师范院总教习张焕纶撰写了师范院院歌《警醒歌》,由师范院学生张惕铭、姚立人、沈庆鸿等谱写曲调。《警醒歌》雄浑激昂,回肠荡气,浓缩了南洋公学创立时国内外政治形势和办学思想,在学生中传唱,成了当时的校歌。
校园乐声中,沈庆鸿感到一颗心被点燃。在他看来,这种朝气蓬勃、热情向上的歌唱,对当时积贫积弱的中国来说,不啻为一剂救世良方。从此他矢志乐歌教学,以沈心工之名从事乐歌创作,中国近代音乐史上最早的学堂乐歌《男儿第一志气高》就出自他的笔下。作为中国近代音乐教育初创时期最早的音乐教师,沈心工开创了在普通学校编创学堂乐歌和设乐歌课之先河,被后世誉为“中国学堂音乐之父”。1901年秋进入南洋公学特班学习的李叔同,也是学堂乐歌的代表人物,他作词的《送别》至今传唱。
穿越百年,美育传统在这片校园早已扎下根。1919年开始,上海交通大学有了自己的合唱队、管乐队和话剧社,并于1981年10月成立音乐教研室,率先在普通高校中开设《音乐理论基础》《钢琴音乐》《中国民族音乐欣赏》和《外国音乐名作分析》等音乐选修课。
美育塑造美好心灵,美育造就时代新人。作为一所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的高等学府,120多年来,交大人传承不辍、砥砺创新,不断赋予这所大学更丰厚的文化积淀,将美育传统引入思政实践,以美育丰富课程体系和校园生活,让科学与艺术之美浸润校园,化育人心。
把美育传统融入课程体系
美育对于人的成长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018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央美术学院8位老教授回信中就做好美育工作,弘扬中华美育精神提出殷切期望,强调做好美育工作,要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同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再次强调,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
上海交通大学在美育方面有着引以为豪的传统和基因。大力倡导工程教育的老校长唐文治强调,道、艺不可偏废,即精神、物质应该并重。他说:“欲拯民命,先救人心;欲救人心,先明正学。”虽仅担任过4个月校长,却同样对学校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的蔡元培首倡美育,他主张:“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美育者,与智育相辅而行,以图德育之完成者也。”
建校以来,上海交通大学走出了文化大师李叔同、画家朱屺瞻、音乐教育家沈心工、表演艺术家卢燕、翻译家傅雷、新闻记者政论家邹韬奋等一批文化艺术名家,带动影响了一代代青年学子。
交大校友、人民科学家钱学森就是科学与艺术相通、相融的典范。他曾多次提出:“一个有科学创新能力的人不但要有科学知识,还要有艺术修养。我觉得艺术上的修养对我后来的科学工作很重要,它开拓科学创新思维。”在上海交大的档案馆里,至今保存着钱学森参加交大管乐队的集体照。
李叔同也曾提出美育救世的思想,他相信,通过美育改良人心。他将“涵育美感、陶冶身心”作为人自身和谐的审美追求,可以视为蔡元培等大力倡导的美感教育思潮的具体化。
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上海交通大学延续美育的历史传统,将美育进一步融入课程体系,不断加强艺术教育第一课堂建设,先后开设30多门艺术类选修课。1995年,上海交通大学被教育部体卫艺教司列为“在普通高校中开展艺术教育的上海地区试点高校”。2004年,《交响音乐鉴赏》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自2009年起,上海交通大学每学期为学生提供种类多样、内容缤纷的美育类课程。目前学校在建的202门核心通识课程中,有48门属于美育范畴,占比为1/4,平均每年开设美育类通识课程130门次左右。
让美育基因滋养校园文化
美育是审美教育,是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是最重要最基础的人生观教育。在上海交通大学,公共艺术教育久久为功,让美的种子住进师生心田。
“同步辐射”“引力与广义相对论”“宇称不守恒与中微子物理”“量子与拓扑”“时间反演”……这是上海交通大学连续几年举办的李政道科学与艺术作品展的主题,以艺术的手段呈现科学之美,让众多学子沉醉在科学与艺术的相逢。
2014年年底,李政道图书馆在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落成,成为倡导科学精神和艺术修养完美结合的重要课堂。李政道向上海交大捐赠设立“李政道科学与艺术讲座基金”,鼓励科学家与艺术家共同合作,研究和讨论科学和艺术的关系,用艺术形式展现科学对人类、社会和环境的影响。
上海交通大学的博物馆育人素有传统,美育基地建设成绩斐然。2011年,钱学森图书馆在上海交大徐汇校区建成开馆,成为我国第一座建在高校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12年5月,全国高校博物馆育人联盟在上海成立,上海交通大学被推选为全国高校博物馆育人联盟会长单位。联盟是各高校博物馆沟通交流的平台和纽带,并积极推动各馆深度合作和资源共享,使高校博物馆充分发挥育人功能,创造文化育人新模式,成为提升大学文化传承、城市文明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
2017年5月,上海交通大学“堂【TANG】·世界博物馆馆长文博讲堂”创立,邀请来自世界各国的著名博物馆馆长及文博领域专家从历史范畴、文化传承和跨文化交流的视角讲述博物馆里的藏品故事、治馆理念与文化融合,打造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品质平台。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的《故宫博物院的表情》,大英博物馆策展人贝琳达·克里勒的《大英博物馆百物展——浓缩的世界史》,敦煌研究院院长王旭东的《守望敦煌》,前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周功鑫的《华夏之美——台北故宫肩负的使命:中华文化的传播》,南京博物院院长龚良的《做一座超级链接的博物院——关于理念和实践》……一系列专题讲座分享会让大家耳目一新。此外,还推出“菁萃·大家讲堂”艺术家讲演活动,邀请王珮瑜、史依弘、张军等艺术家与师生面对面,传播传统文化,引领大学生感受美、理解美、传播美。
上海交通大学已先后与故宫博物院、敦煌研究院、南京博物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在遗产保护、文化创新、人才培训等多个领域展开长远合作,将文博育人作为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长效载体。
春风化雨,以美育德。如今,公共艺术教育已成为上海交通大学重要的文化标签,学校将公共艺术教育作为大学实现“文化传承与创新”功能的一个重要手段和途径,引导学生走近艺术、感受经典、陶冶情操、提高修养,并将其渗透进学校中心工作。同时,将艺术教育作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科学素养和艺术情怀相结合,培养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形成艺术教育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有机结合。
让科学与美激发创新活力
注入深厚文化内涵和时代特质的美育,引领青年学生树立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主流价值观,并培育共同的文化追求,为上海交通大学的校园文化打上独特底色。
学生的热情和创造力被激发出来。何不把中国学府的“大学精神”请上大舞台?大型原创话剧《钱学森》就是一次成功的美育实践。学生演给学生看,讲述新中国“两弹一星”元勋钱学森的传奇经历,鲜活展现“人民科学家”的爱国之心、求真之志、奉献之情、创新之魂,上海交大学子用自己的方式缅怀和纪念老学长。
作为中国科学技术协会2012年发起的“共和国的脊梁——科学大师名校宣传工程”首演剧目,这部学生原创话剧反响热烈,作为申城大学校园大师剧的先发作品之一,率先从校园走向社会。自2012年9月首演以来,话剧《钱学森》已分别在北京、上海、武汉、西安、重庆、南京等地公演11轮,共39场,观众累计近6万人次。在中共中央组织部组织开展的全国党员教育电视片观摩活动中荣获特别奖。
2019年,为了纪念人民科学家钱学森逝世10周年和声乐教育家蒋英诞辰100周年,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还将推出大型原创音乐诗剧《仰望星空》。该剧由我国著名编剧张吉义历时一年潜心创作而成,运用音乐诗剧的表现形式,以弘扬爱国主义和科学精神为主题内核,以钱学森波澜壮阔的传奇人生为主线,以他和夫人蒋英患难与共、相濡以沫的爱情佳话为辅线,展示和讴歌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对中国国防和科学事业作出的卓越贡献、对人类和平进步事业的巨大推动和影响,艺术地揭示这位科学先驱的家国情怀、大师风范和高贵的人格魅力。
上海交通大学将美育积极融入学生的文娱生活,鼓励学生施展才华,投入文化艺术创作,在实践中进一步加深对科学与美的认识,培育更多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学生交响乐团、管乐团、合唱团、民乐团、话剧团和舞蹈团等校级学生艺术团,在学生中极具号召力。学生交响乐团还长期聘请著名指挥家曹鹏教授担任艺术总监和首席指挥,成为教育部“高雅艺术进校园”系列活动指定单位,被列为上海市大学生交响乐艺术实践基地。
学校依托“星级社团评选”“学生社团发展基金”“夏季学期社团兴趣课堂”等载体,每年支持近100项学生社团优秀品牌活动。开设“夏季学期社团兴趣课堂”,每年指导社团开设书法、相声、围棋等40余门兴趣课程,呵护学生对美育学习和实践的积极性。一批青春向上、主题鲜明、格调高雅的学生原创作品涌现出来,《沙发红了》原创音乐专辑、《爸妈》系列原创微电影、传统文化刊物《南洋集》等,呼应时代,厚植校园文化土壤。
近年来,上海交通大学连续五届荣获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特等奖;入选首届全国文明校园;获得全国高校“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示范项目奖两项;学生交响乐团蝉联五届教育部主办的大学生艺术展演全国一等奖,学生合唱团和话剧团也多次获得全国一等奖;话剧《钱学森》荣获中国校园戏剧节最高奖;《基于学生发展理论构建环境育人“大课堂”的探索和实践》获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交大摄画成功申报上海闵行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以美育人、以文化人,坚持科学素养和艺术情怀相结合,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扎实做好美育工作——在这里,美育正成为返本开新的思政实践,展现着一所百年老校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教育自觉。
(本报记者 颜维琦 曹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