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藏医药浴法——中国藏族有关生命健康和疾病防治的知识与实践”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就此,本报记者采访了中国藏学研究中心总干事郑堆,请他分享弘扬藏医药文化的现代意义。
记者:“藏医药浴法”入选世界非遗名录,将产生怎样的文化影响?
郑堆:作为藏医药学“索瓦日巴”的重要组成部分,“藏医药浴法”承载着藏族天文历算、自然博物、仪式信仰、行为规范、起居饮馔等传统知识,同时也通过藏族神话、传说、史诗、戏剧、绘画、雕刻等文化表现形式得以广泛传播,既为藏族人民提供了持续的认同感,又丰富着人类的健康知识与实践,是世界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的鲜活见证。
“藏医药浴法”能够成功申遗,重要原因在于其承载着藏医药文化的丰富内涵,符合天人合一、保护自然的理念。这不仅体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藏医药浴法”的认同,更是对藏医药文化具有的重要价值的认同,也要求我们更好地保护和传播藏医药文化。作为藏医药文化发展保护的参与者、见证者,我们共享这份喜悦的同时,也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记者:面对现代文明的挑战、市场经济的冲击、民族文化的差异,藏医药文化的生命力体现在哪里?
郑堆:藏医药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具有完整理论体系和丰富临床实践,是目前最为完整、最有影响力的民族医药学之一,迄今已有3800多年的悠久历史。
凭着卓越而又独特的实际疗效,藏医药事业一直深受藏族群众的欢迎。进入新世纪以来,藏医药文化在国内外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与应用。北京奥运会举办前后,很多外国友人到中国旅游、观赛的同时,也到北京藏医院体验藏药浴,一度成为京城的一道独特风景。
正因为有越来越多来自国际上的关注,从2010年起,北京藏医院开始接收国外学徒,向他们传授藏医疗法。如今这一培训机制已经成为常态,先后有来自智利、阿根廷、巴西、意大利、澳大利亚、西班牙、乌拉圭等国家的数百名国外学徒在这里接受了藏医培训。他们学成回国后,仍在积极传播藏医药文化。
特别要强调的是,藏医药文化孕育于雪域高原,而全球海拔高的国家和地区有很多,都可以直接受益于藏医药文化。比如,瑞士专门生产藏药的白玛公司已经有40余年历史,以色列哈达萨大学天然药物研究中心专门开展了藏药基础研究。可以说,藏医药的生机与活力,从来没有减弱过。
记者:藏医药文化保护与传承的现状如何?
郑堆:党和国家十分重视藏医药事业的健康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战略部署,同时十分重视民族医药工作。党的十八大提出“大力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坚持中西医并重,促进中医药、民族医药发展”。弘扬藏医药文化,是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题中之义,必将在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近年来,在党中央和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下,全国已有多个省区市协同发力,有效推进传统药材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升藏医药产业科技创新能力、提高藏医药产业发展层次和水平、推动藏医药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建设藏医药标准体系、大力弘扬藏医药文化、拓展藏医药发展空间,进一步提升藏医药产业的发展质量和效益。
同时,全国范围内对藏医药的认识了解和应用实践逐年提升。1992年,在中央统战部、国家民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大力支持下,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在北京设立国家级民族医院——北京藏医院。经过20余年的发展建设,北京藏医院已初具规模,现设有藏医药浴科、藏医心脑病科、藏医肠胃病科等特色科室及其他医疗辅助部门,成为为首都百姓提供医疗服务的重要窗口,成为对外展示藏医药文化和开展学术合作的重要交流平台。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所属的藏医药研究所也是开展藏医药领域研究和应用的另一个重要部门。藏医药研究所先后承担了多个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取得了《中国藏药方剂大全》《中国藏药材大全》《中国藏医药藏汉大辞典》以及《藏药重大新药创制项目》《藏医临床诊疗技术规范化研究》等多项成果,在全国藏医药领域的学术影响力日益提升。同时,研究所积极开展藏医药领域的国际交流,向国外民众介绍藏医药发展情况,宣传我国藏医药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记者: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进一步弘扬藏医药文化应从何处着力?
郑堆:今后,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将一如既往地支持藏医药文化传承与发展工作,特别是要推动藏医药文化与现代文明融合发展,更好地为现代社会服务。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将积极发挥牵头协调作用,支持北京藏医院、藏药研究所与全国各地藏医药研究机构开展课题合作,逐步拓宽全国藏医药研究机构的合作机制和协同发展机制,形成以课题为纽带、以活动为载体、以交流展示为平台的合作共赢机制和协同推进藏医药全面发展体制,共同为藏医药浴法的推广和普及,为藏医药事业的发展和繁荣,为健康中国战略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要加强藏医药文化发展的顶层设计,实施分类保护,推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要积极推动更多藏医药项目参加各级申遗工作,加强非遗领域国际交流合作,特别是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的交流合作,促进民心相通。
我们殷切希望,以“藏医药浴法”成功申遗为契机,中国藏医药文化能进一步走向世界,不只是服务于藏区老百姓,而是作为人类文明成果服务于更多人群,让全世界感受古老藏医药文化的独特魅力。
(本报记者 罗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