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8年12月10日 星期一

    阅读史:材料与方法

    作者: 《光明日报》( 2018年12月10日 14版)

        【论点摘编】

        阅读是一种人类行为,也是一种普遍的文化现象。阅读行为首先是一种实践活动,它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开展,受到当时政治环境、经济状况、学术风貌、文化特征、科技水平等方面的综合影响;书籍的物质载体、流通状态等因素更是对人类的阅读行为有着直接影响。同时,阅读行为也是一种重要的精神活动,是人类的一种认知过程,人们期望通过阅读来探索未知、拓展思维、完善自我,而不同个体的精神面貌和知识结构又会限制其对文本的接受。因此,对于人类阅读历史的研究,不仅应当包括以书籍的版本和文本为中心的传统文献学、以书籍的生产和流通及其背后的社会结构与文化特点为中心的书籍史(包括印刷史),还应该包括阅读实践本身、阅读主体在此过程中的精神状态,以及阅读对个体、社会和历史的影响。简言之,阅读史是包括了文献学与书籍史,并借鉴了社会史、思想史和文化史研究方法的综合性、跨学科的研究领域。在材料和方法上,阅读史不仅重视官方档案和少数学者的著作,更重视各个社会组织所记录的数据与社会大众的私人信件、笔记等材料的收集和分析。另外,在研究阅读行为和读者反应时,书籍中读者留下的批校这一长期被学者所忽视的材料,具有无可替代的优越性。当批校作为一种新的史料为历史学家所采用之后,它所带来的是研究方法的革新和研究视野的拓展。由于16、17世纪以来纸质书籍质量的增加和识字率的提高,大量批校得以保存,因此批校是研究近代以来阅读史、思想史和文化史的重要材料。

        《史学理论研究》2018年第3期,韦胤宗撰文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