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的辩证法:知青作家的城乡经验及其文学书写》(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年8月出版)是一个意味深长的书名。“何处是归程?长亭连短亭。”乡愁是绵长的感伤、怀想与眷恋。然而,李彦姝的这本著作试图告诉我们,某些乡愁隐含了种种转折、缠绕以及微妙的权衡与此消彼长。这一切被形容为“辩证法”。
哪一段历史的回旋制造出如此曲折的内心回声?《乡愁的辩证法》的论述围绕知青文学展开。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众多年轻的知识分子完成了中学教育奔赴乡村定居。文学兴致勃勃地记录沉淀于这个历史事件周围各种复杂的情感经验。作为这些情感经验的记录者,许多作家即是来自当年的“知识青年”,他们的作品汇聚成的独特部落通常被称之为“知青文学”。对于李彦姝来说,重返这个历史事件的一个特殊原因是,她身为“知识青年”的后代——她或许愿意从中寻找自己的精神脐带。换言之,“知青文学”并非一个单纯的考察对象,这一批作品的特殊气息可能渗入或者触动她的人生经验,提供另外一种理解父辈和自己生活的视角。
当然,《乡愁的辩证法》首先是一种学术的回望。例如,我们可以在这本著作之中发现文学史意义上的相互权衡——无论是乡土文学、延安作家、还是寻根作家、当代都市作家,一些相近的文学现象都曾作为某种参照出现在“知青文学”的周围。然而,显而易见的是,李彦姝的真正兴趣是城市与乡村两种经验体系的冲突、博弈与相互吸收。《乡愁的辩证法》第一章“城乡之辨与城乡之变”描述了城市与乡村形成的二元结构。正如李彦姝指出的那样,城市与乡村远非仅仅是地貌与自然环境的差异,也不仅仅是悬殊的经济水平,事实上,各种因素的综合使城市与乡村成为两种迥异的文化空间。从社会地位、文化教育、就业机会到见识、趣味、生活品质、风俗习惯,城市与乡村的许多方面几乎南辕北辙。这种状况存在悠久的历史原因。20世纪以来,许多现代作家徘徊于城乡,甚至倍受煎熬。城乡之间的鸿沟始终是文学不可摆脱的一个历史背景。“知青文学”构成了这个主题的特殊一章。相对于文学史的已有段落,“知青文学”提供了哪些前所未有的内容?
李彦姝没有花费更多的精力考察农业经济、移民社会学或者乡土文化结构,她聚焦的是知识青年的“乡愁”——关注两种文化空间带给知识青年的内心波动。怀乡曾经是古今许多文人墨客的精神症结,然而,知识青年的“乡愁”源于两种故乡。迁居乡村的时候,他们刻骨铭心地思念城市与家人;返回城市之后,他们又再度眷恋当年洒下了无数汗水的乡村。许多知识青年甚至一次又一次地故地重游,乡村成为他们事后认可的又一个精神故乡。某些人的心目中,后面这一种“乡愁”多少有些意外。一个可以想象的疑问是——既然如此,那么多知识青年又有什么必要迫不及待地返回城市?如果说,这种不解代表了庸常的世俗衡量,那么,“知青文学”形象地展示了这种情感涡流的回旋。当然,没有多少当年的知识青年再度回迁乡村,这种“乡愁”的出现毋宁说标志了一种心灵的成熟。正如李彦姝指出的那样:“作家对于他们曾经不以为意甚至深深厌倦的乡村经历萌发出新的兴趣。乡土世界经由文学叙事逐渐演变为一个象征符号、一个寓言王国、一个心灵栖居地。”
“知青文学”至少可以证明,乡村的烙印不会从一代人的意识之中消失,“乡愁”始终在无形地校正他们对于生活的想象。《乡愁的辩证法》表明,这种烙印甚至成为一种文化馈赠,正在辗转地打开另一代人的视野。
(作者:南帆,系福建省社科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