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8年11月24日 星期六

    故园老树

    作者:李成猛 《光明日报》( 2018年11月24日 09版)

        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留住乡愁】

        蜗居在城市一角,偶尔会情不自禁地忆起故园,以及故园的老树。

        故园的树品种可多了。

        随处可见的是柳树。村旁、路口、沟渠边,即使是寥野地,也不乏它们的身影。扎园笆子时需要硬棍,就将柳树枝撅成几截随便插在园边,只要有水,都能成活,有的甚至能长成合抱粗的大树,想想都是神奇。

        柳树含诗意:旱柳韵致,垂柳妩媚。

        旱柳不择地势,随处可见。它们秀美中平添一份端庄,显得卓尔不群,点缀在哪里都是动人的风景。

        垂柳多在沟渠畔,树干不高、不粗,多褶皱,皮一律淡青色,略显深沉。长长的柳丝如万千手臂伸出,风情撩人,在水中映出秀颀的倒影,引得调皮的鱼儿和她们亲吻嬉戏。清风徐来,拂过水面,水波粼粼、银光万点,绿柳垂钓着白云,更显婀娜多姿。

        每年四月,那铺天盖地的槐花将春天的魅力渲染到极致。一大嘟噜一大嘟噜的花穗引得人们垂涎欲滴,奔走相告。于是大人小孩齐上阵,爬树的带竹筐,用钩的在地上摊布,人人脸上尽带笑,家家挎得槐花归。

        小时候吃过榆钱饭,鲜嫩的榆树新叶小巧如铜钱,入口香甜,不腥不苦,着实是难得的美味。饥馑年月,榆树的皮经常被人们扒掉晒干,碾成粉末和以杂粮或野菜食用,虽无营养,但可活命。榆树的干笔直,是做家具、盖房的好原料。

        楝树,叶小、花呈淡紫色。树干结实,长不太高,皮光滑而有细微斑点,是孩子们最喜欢爬的树之一。楝树果夏青秋黄,好看好玩不好吃,果实可入药,树干做器具经久耐用。

        椿树也常见,按气味有香椿、臭椿之分。家乡多是臭椿,叶大籽小,皮厚且表皮分泌有黏胶。小时候,我们常用它的黏胶涂在麻秸秆或竹竿上,再悄悄地伸上树去粘知了。如果不小心将黏胶弄在衣服上,洗都洗不掉,只得留下一块黑疤痕。缺吃少穿的年月,衣服金贵,不用说,挨一顿打是少不掉的。

        小叶杨因叶小而得名,树干标直,可做盖屋用的檩条子。不过,那时杨树还不显眼,有意栽种者极少,远不占树种主流,仅仅是配角。

        以上几种树都是小时家乡常见的,实际上远不止这些。那时树的种类繁多、相生共荣,成为环抱村庄的主宰,人在村里,庄在树中,绿树和村庄相互映衬,和谐唯美。

        曾经美好的情景现在却发生了变化。前段时间抽空回了趟老家,只见满眼清一色高大的杨树矗立在房前、屋后、沟坎、渠埂和河坡。我问乡亲其他地方是否也如此,答案令人失望——杨树几乎一统村庄天下,一树独秀。问及其他树种,有人无奈地摇了摇头:“已经很少见了。”近年来,由于家居装潢、工程施工、家具需求等诸多因素,板材加工业兴起,导致杨树身价陡增,于是急功近利的人们纷纷栽种可以速生的杨树。就这样,不知不觉间,柳、槐、榆、楝、椿等传统树种淡出了人们视线,使得村庄寂寞苍白、单调乏味、浮躁短视,缺少了理性认知,也失去了应有的丰富多彩与鲜活灵动。

        要是有一天,记忆中的老树重新回到现实中的村庄,该叫人多么惊喜呀?期待“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情景重新回到故园。

        (作者:李成猛,系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