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8年11月09日 星期五

    爱拼敢赢的“带头人”

    ——记福建省晋江市委书记刘文儒

    作者:本报记者 高建进 刘成志 《光明日报》( 2018年11月09日 12版)

        【新时代担当作为典型风采】 

        晋江,福建沿海县域面积不大的小城,综合实力连续24年保持全省首位,县域基本竞争力连续17届稳居全国百强5至7位,这里产生的“晋江经验”备受瞩目。

        刘文儒在晋江任职近8年,先后担任市长、市委书记。作为“晋江经验”的践行者,他经历了金融危机余波、互联网经济潮涌、新型城镇化破题、传统经济转型、新兴产业崛起等一系列考验。面对风险与机遇,这位闽南汉子一次次挑战不可能,带领干部群众迎难而上,让晋江成为全国中小城市发展的典范。

        这些年,晋江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比别的地方先遭遇发展瓶颈,经济下行压力也越来越大。刘文儒大胆提出了“两个不低于”和“两个并重”的发展目标:发展速度不低于全省、泉州水平;发展速度与发展质量并重。这个口号一提出,许多人心里打鼓:这不是自找麻烦吗?“正是‘敢为天下先、爱拼才会赢’的精神造就了‘晋江经验’,这个精神我们晋江人任何时候都不能丢!”刘文儒认为,危机中蕴藏着机遇,晋江要在新时代再创新优势,就要有爱拼敢赢的勇气和担当。

        晋江有5万多家民营企业,他们是当地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刘书记对我们企业既亲又清。”盼盼集团董事长蔡金垵说,针对政府部门与企业的关系,刘书记曾有一个提法:不叫不到,随叫随到,说到做到,服务周到。“就是说既不给企业添麻烦,又急企业之所急。”蔡金垵说,党委政府这么贴心,企业才能放心、舒心、安心,从而全身心到市场上打拼发展。

        当好企业的“贴心人”和“服务员”,刘文儒是“带头人”。近年来,因金融危机余波的影响,晋江民营企业遭遇到了新世纪以来的最大危机。一家当地纺织行业中的龙头企业,由于快速扩张,引发资金链断裂,由此牵涉上下游数十家公司。刘文儒亲赴这家企业实地调研,发现危机虽大,但公司开发的产品极具市场竞争力,便连夜协调,一周内为企业办下“两证”,之后又亲自带着企业主走访省市两级银行,成功拿到救命资金,终于帮助这家龙头企业转危为安。

        唯危机时,方见担当。在刘文儒的带领下,晋江首创“企业过桥基金”,至今累计处置化解企业不良贷款115亿元,一批有产权专利、有发展潜力的优质企业得以解链重生,最终打赢了防范金融风险攻坚战。

        晋江的发展既要有量,更要保质。“刘书记着眼晋江的长远发展,提出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新型城镇化和国际化‘三大战略’。”晋江市市长张文贤说,“为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刘书记坚持主官招商,亲自对接重大产业项目。”2016年,针对国家芯片产业重大布局,刘文儒敏锐捕捉战机,毅然带领晋江进军集成电路产业,发力“中国芯”。晋江从做布片、鞋片,发展到做芯片;从单个项目突破到全链条、全生态布局,硬是把只有大城市才敢做的集成电路产业,在晋江这个小县城做得风生水起。“新兴战略产业入户晋江,提升了晋江的经济和科技竞争力,也带动了我们传统产业的升级发展。”恒安集团CEO许连捷这样赞许道。

        晋江的发展源于改革开放。要创造发展新优势,就要牢牢抓住改革这个魂。无论是干部工作,还是城市建设、民生工程,刘文儒坚持以机制体制创新,激发新活力新动力,将改革攻坚融入各个领域。晋江也因此成为全国改革试点最多、成果最丰富的县级城市之一。

        “要让吃苦的人吃香、实干的人实惠、有为的人有位。”11月6日,在晋江市新时代激励干部新担当新作为专题会议上,刘文儒这样表态。“刘书记历来强调‘只要干得好,就一定用得好;哪里出政绩,哪里就出干部’的用人导向。”晋江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吴忠刘说。为此,市委打破常规,提出干部组织工作的“两个一线”:在一线考察干部、在一线追责问责。建立起一套任期考核、专项考核、日常督查、蹲点调研相结合的考评体系,通过正向激励、反向约束鼓励干部在一线建功立业。去年以来,市里先后组织对集成电路产业园筹备组、高铁新区征迁指挥部等进行专项考察,在推动工作的同时,发现、使用了一批好干部,以作为担当为导向,铸就了一支晋江“铁军”。

        “刘书记把城市发展与民生发展结合起来,在做靓城市的同时,打造出晋江‘快乐征迁’的品牌。”晋江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高铁新区项目建设部总指挥郭鸿荣告诉记者,在高铁新区项目改造建设过程中,刘书记创造性地提出,要实现从土地城市化到人口城市化的转变,真正让人民群众成为片区征迁改造的受益者。为此,市里把区位好的地块留给群众安置,并增加就业、医疗、教育等方面的民生保障措施,使得当地的拆迁安置房成为人人羡慕的“学区房”,让群众享受到城市化进程的红利。“在文儒同志的带领下,高铁新区项目仅用了28天就完成了全部2522栋、157万平方米的房屋征迁,并且实现了‘零上访、零强拆、零事故’。”

        (本报晋江11月8日电 本报记者 高建进 刘成志)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