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正式发布,标志着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进入实质性阶段。海南自贸试验区总体方案释放了哪些信号?对我国扩大对外开放将发挥怎样的作用?与其他已设立的11个自贸试验区相比,海南自贸试验区又有哪些特点?对此,记者采访了商务部研究院副院长张威。
更加注重开放体制建设
海南自贸试验区的建设坚定了中国主动开放的信心和决心,对于我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将发挥重要作用。
张威指出,自2013年中国在上海设立首个自贸试验区以来,开放道路从认真履行WTO承诺的“守约”式开放,开始转向结合中国自身发展需求的主动开放。“在海南岛全域范围开展试点,从建设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入手,将形成更多的开放模式和开放制度的创新,有利于与未来自由贸易港建设形成有机衔接,成为更高层次、更宽领域、更高水平开放的试验田。”
张威介绍,海南自贸试验区建设将更加注重体制建设。目前随着自贸试验区建设的逐步推进,从相对碎片化的举措创新转向系统化、集成化的机制创新的需求更加迫切。海南自贸试验区提出从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入手,在贸易、投资等领域加强探索实践,将为我国在开放的条件下形成高效、便利的制度,构建良好的营商环境奠定更好的试验基础。
“海南自贸试验区建设更加注重开放质量,注重探索进一步扩大服务业开放领域和服务贸易负面清单管理模式的创新,既有利于我国更好对接国际经贸新规则,更好适应未来国际竞争新变化,也有利于进一步提升中国经济发展质量,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张威表示。
提升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
海南自贸试验区的一个重要亮点是实施范围为海南全岛,总面积相当于现有其他11个自贸试验区总面积的27倍。张威指出,面积的扩大更重要的是实现了自贸试验区地理单元和行政单元的高度一致,有利于有效解决当前自贸试验区管理机制层级多、创新举措碎片化等问题,增强各级政府部门之间的协调联动,提高制度创新的整体性、系统性和集成性。
“同时,全域试验使自贸试验区的深化改革和开放创新能够既覆盖到省内发达地区,也兼顾相对欠发达区域,试点基础更加多元,将有利于形成更加多元化的试点经验,使开放发展更好地兼顾地区发展的不均衡,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闯出新路。”张威指出。
另一方面,多点试验提升了开放的广度和深度。海南自贸试验区在现有自贸试验区试点的基础上,还增加了在生态文明、海洋经济、军民融合等领域的试验内容,试点领域进一步拓宽。张威指出,海南大幅放宽市场准入,为更好地整合全球资源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海南还在加快服务业创新发展方面提供了更多便利化制度安排,有利于推动海南构建开放型生态型服务型的产业体系。
海南还积极培育贸易新业态、新模式,探索建立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在人员往来方面提供便利措施,对知识产权保护等关注重点均有制度化安排,在开放模式上也有更多探索和尝试。
将对海南相关产业带来深刻影响
海南自贸试验区将“推动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提升高端旅游服务能力”,将对海南相关产业发展带来深刻影响。
张威指出,海南自贸试验区的建设,一方面将有利于加快整合国内外相关产业资源,促进要素流动和集聚,弥补目前海南发展短板,进一步夯实海南相关产业发展基础。另一方面将提升服务水平,通过扩大服务业开放领域,加快服务业发展模式创新,有利于吸引国内外先进的服务业发展主体、人才集聚海南,带来更先进的发展模式和发展经验,也有利于海南形成多层次、高水平的服务业发展体系,有效满足消费需求。
“建设海南自贸试验区是中国自贸试验区在新时代的再出发,对海南而言是全新的探索和尝试。”谈到未来需注重的问题,张威指出,从以往发展经验来看,未来必须加快理顺机制、加大统筹协调力度,推动各部门及时向海南下放管理权限,加强指导服务;加强海南省内的部门协调机制建设,做好顶层设计。加快分解试验任务,制定实施方案,完善试点任务的实施保障机制,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加强基础设施和人才队伍建设。
张威提出,鉴于海南首次实现全域试验,必须建立健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和机制,完善风险防控和处置机制,确保不出现系统性、区域性风险。以防控风险为底线,有序推进各项政策落地实施,实现自贸试验区建设稳定安全高效推进。
(本报记者 鲁元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