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8年10月18日 星期四

    民间文艺群体不可小觑

    作者:白浩 《光明日报》( 2018年10月18日 16版)

        【见仁见智】   

        近年来,民间文艺群体迅速壮大。据调研,截至2017年底,光是四川省民间的文艺组织、文艺群体、文艺聚落的从业者以及文艺个体工作者,就达260万人。这支庞大的文艺队伍在文化供给侧改革的过程中敢为人先,进行各种创新实践,在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建设中发挥了不可小觑的作用。

        民间文艺群体有哪些特点?首先,民间文艺群体具有灵活自主、市场应变能力强的优势,其发展壮大是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契合人民对文化艺术的新需求的结果,而其生产出来的文化产品亦直接为民间消费服务。换言之,民间文艺群体的两头皆在民间,民间需求、民间消费,是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比如,由乐山文化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成都天音影业出品的电影《小城轶事之人怕出名猪怕壮》将目光对准中小城市的观影需求,在小城乐山拍摄,用四川观众喜闻乐见的方言喜剧形式探讨农村父母进城、长辈催婚等社会热门话题,获得了市场的良好反馈。其次是民间文艺群体无财政拨款、无行政事业编制,组织人员和投入资金都来自民间,依靠民间对文艺创造的朴素热情和市场经济的收益进行运营。这就是说,它的中间运行过程也是在民间的。比如,四川音乐人陈川二十多年来致力于民族音乐的收集发掘和整理工作,不要国家分文,通过市场运作,培养出哈拉玛组合、天弦组合、高原红组合等民族组合。再次,民间文艺群体打破了文艺类型内部以及文艺与其他领域之间的壁垒,在艺术生产、传播、平台推送、消费引导等方面进行跨界融合,发展出“文艺+”式的多种形态。就像乐山大型民俗实景剧《峨眉院子》在古镇休闲旅游中嵌入了互动文化演出,既为民间文艺表演找到了演出平台和观众,也展出了峨眉山、乐山的本土文化,提升了古镇旅游的文化内涵。

        综上所述,民间文艺群体是中国文艺队伍的有机组成部分,其主要特征是市场输血,跨界融合,其核心生命力在于回应、满足老百姓的文化生活需求,尤其是细化到特定人群的分众需求。如果我们对它缺乏足够的了解,就会陷于逻辑错位、交流不通畅的窠臼。因此,文艺工作者应该深入了解学习民间文艺群体的特点,汲取其呈燎原之势的有益发展经验,运用到自己的文艺创作和评论工作当中去。

        民间文艺群体崛起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文艺工作者应抓住文艺的基本特征,重温“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基本规律,回归文艺的人民性立场。一些反映基层生活的文艺作品本是受到评论界肯定、思想性和艺术性俱佳的创作实践,却没能在观众中打开市场,而一些深受民众喜爱的民间文艺作品却未能进入文艺评论的视野,这些现象从某种程度上提醒我们重建文艺创作、评论与人民之间的血肉联系的迫切性。“人民性”看似是耳熟能详的老口号,可民间文艺势力的蓬勃生长却让我们感受到口号上的人民性与实践中的人民性仍存在不小差距。人民并非一成不变,要想了解他们的生活,尤其是他们的文艺需求发生了哪些变化,我们不能刻舟求剑,必须放下身段,随时深入人民、不断贴近生活。唯有站在人民立场上进行的文艺创作、评论,才能对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产生影响力,使我们的主流价值理念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发挥效力。正所谓礼失而求诸野,中国的文艺事业建设应珍惜并进一步发掘民间文艺活力,着眼于具有创新基础的民间文艺形式研究、着力于新生力量的发掘培育,通过多种渠道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作者:白浩,系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四川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秘书长)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