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8年10月15日 星期一

    昔日“空壳村” 长出“摇钱树”

    作者:本报记者 万玛加 本报通讯员 韩世花 《光明日报》( 2018年10月15日 04版)

        “今晚8时,在村委会召开村户代表会议,商量村集体经济‘破零’的事儿,大家准时到村委会开会。”近日,青海省海东市平安区三合镇庄廓村党支部书记马玉录参加完乡党委组织的会议后,在本村微信群里发出通知。

        自庄廓村成为青海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示范村以来,微信群里各类会议通知就没停过,有的会议讨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给村子带来怎样的变化,有的会议谈论如何与企业进行合作实现“双赢”,还有的互相商量着借乡村振兴战略的东风扩大规模养殖的事儿,村民的积极性都被带动起来,群里十分热闹。

        晚上8点,晚霞已经散尽,而这时的村委会会议室里早已挤满了人。“请安静,我向大家宣布一件事情。”马玉录提高了嗓门激动地向大家说道,“咱们庄廓村集体经济‘破零’了,收入了4.68万元的第一桶金!”一时间,安静的会议室里响起了阵阵掌声和欢笑声。

        马玉录继续说,还有呢,企业向建档立卡贫困户每人每月发放生活补贴100元,户均年收入3466元,并按照每户不少于一个用工指标,优先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劳动力提供长期稳定的务工岗位,确保群众的稳定收入。

        为了让村里的党员群众对收入情况有更详细的了解,村委会还把合作企业三和晟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的总经理王孝忠邀请到会议室。据他介绍,公司会在2018年至2020年为建档立卡贫困户27户78人人均每年发放生活补助1200元,三年共计28.08万元。每年补助村集体公益性事业4.68万元,三年共计14.04万元。到2019年,村级经济合作社规范化运行后,按照股份分红比例,村集体经济在2018年“破零”的基础上突破14.36万元。除此之外,如果在旅游基地打工,村民们还会另外获得一份收益。

        80岁的老党员王登礼微笑中含着眼泪默默念叨着:“没想到咱们村现在也有自己的收入了,现在村里需要钱的地方多,这下好了,有党的好政策支持,还有村党支部班子的带领,以后咱们村会发展得越来越好的!”

        作为青海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示范村,三合镇庄廓村以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为着力点,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着重打造以游客服务中心、民俗民宅体验区、牡丹小镇观光区、农家生活体验区为主的“一心三区”乡村旅游项目,在经营模式上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方式,由村集体经济合作社集中统一流转土地,公司投资建设基础设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以入股、联营等方式参与公司管理,发展乡村休闲旅游养老等产业和农村三产融合项目。

        通过出租、合作等方式,盘活利用空闲农房,招募农户劳动力到公司务工,让农户以入股分红及务工的方式增加收入。同时,扶持已有的农家乐提档升级、优化服务,确保实现长期稳定收益。

        “魏大哥,你作为村里的致富带头人,一定要发挥引领示范作用,你们家的农家院已经被列为镇上重点提档升级的民俗民宅改造示范点,要充分利用这个先天条件带动咱们村的群众和你一起走上致富路,大家都要为村集体经济‘破零’出力啊。”干净整洁的会议室里,马玉录和大家一起为“破零”的事探讨着。

        村委会主任李先进十分感慨:“我们庄廓村再也不是‘空壳村’了,以后也有了稳定收入,只要大家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咱们的钱包会越来越鼓的。”

        正如李先进所说,往日一穷二白的庄廓村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下,村集体经济的成功“破零”,使得“空壳村”的帽子一去不回,摇身一变,正一步步走向富裕。

        (本报记者 万玛加 本报通讯员 韩世花)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