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观点】
19世纪末,以上海的高楼大厦为舞台背景,海派文化开始演出了一场不同于中国内地文化的大戏。中国的传统国画,到了上海,一下变为不同于传统的以任伯年、吴昌硕、虚谷、蒲作英为代表的海上画派,开创了争奇斗艳的海派画风。来自京城的传统戏曲只是到了上海,才被命名为“京剧”,而且有了不同的做派,听戏变成看戏,连台本戏、机关布景,五光十色,有了海派京剧之谓。
海派文化求新求异,适应现代大都市的丰富多变,且有着与时代潮流同步的摩登趣味。海派文化是热烈的,沸腾的,喧嚣的,光影浮动的,甚至带着一点冒险和刺激的意味在里面,像阳光那么耀眼炫目。而江南文化则是在江南大地的粉墙黛瓦小桥流水,相对安静流淌着的文化。说到江南文化,我们总免不了想到吴侬软语的评弹,想到莺声呖呖的越剧,或者是苏州园林,精致小巧,玲珑剔透。像月亮,多少带着一阴柔的气息。江南温润多雨的气候,植物学意义上的稻作文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江南文化的基本品格,从容、低调、温和。而且更重要的是,江南文化是一种染着乡愁色彩的乡土型文化。
海派文化的“ 海”就是上海。尽管上海是现代的国际大都市,但在地域和空间上,它夹在江浙两省之间,特别是在中国沿海富庶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其文化的根是摆脱不了江南文化的。作为文化最基本要素的语言,上海话虽然受到各地来沪人群的方言,乃至英语的影响,其语音主要扎根在江南吴语的土壤中。
可以说,海派文化虽然是一种现代的都市文化形态,但海派文化的底色是江南文化,或者说,海派文化是在江南文化的根系上,借着现代都市的雨水生长起来的文化形态。二者有着时间上先后的序列性,逻辑上的因果关系。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海派文化覆盖了江南文化。但值得注意的是,二者还存在同一时空里的并列性。在海派文化生成以后,江南文化并没有完全退场,它不但在海派文化的内部起着基因作用,而且在海派文化外部继续独立着,以其江南文化的格调和海派文化并存、互补着。这种独立不仅表现在农村和民间社会流传着浦东说书、哭丧歌等多种江南广泛传播的文化样式,在现代化大都市中发挥着根文化的作用,同时还表现在它对海派文化的继续反哺,提供着海派文化继续发展生长的源源不断的养料。
(作者:毛时安,系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