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8年09月14日 星期五

    创新为中国-东盟合作添动力

    作者:本报记者 曹元龙 周仕兴 姜奕名 《光明日报》( 2018年09月14日 03版)

        【来自中国-东盟“两会”的报道】

        今年是中国-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15周年,也是中国-东盟创新年。创新,是中国-东盟合作驱动之轮,引领中国-东盟合作提质升级。在第15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现场转一转,就知此言不虚。

        广场上,用3D技术打印凉亭建筑和“我爱广西”的英文缩写雕塑字,宝骏新能源汽车E200演示自动倒车入库……还未走进南宁国际会展中心,创新之风就已迎面而来。走进会场内展区,科技创新元素随处可见。在华大基因,通过远程超声诊断系统,医生护士能够实现异地检查,满足了医疗条件落后地区的迫切需求。在广西移动公司展厅,虽然身处南宁,但通过一台使用5G网络的远程驾驶模拟器,就可以控制远在北京的汽车。在科大讯飞,拿起话筒随口说出一长段话语,大屏幕上随即将语音转为文字,并配英文翻译,赢得观众喝彩。

        记者注意到,本届博览会先进技术展重点展示人工智能、先进制造、电子信息、智慧城市、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的技术及产品,推广面向中国及东盟国家的先进实用技术。与往年相比,今年的先进技术展规模更大,科技含量更高。菲律宾打拉省促进企业发展办公室官员克鲁丝向记者表示,包括菲律宾在内的东盟国家非常愿意学习中国的先进技术成果,科技合作可以为中国-东盟合作增添新动力。

        本届东博会的创新还体现在机制创新上。15年来,东博会通过坚持11国共办、主题国机制、“魅力之城”、特邀合作伙伴机制等创新机制,为中国和东盟搭建起全方位交流渠道,为区域合作夯实了基础。2013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为东博会的发展注入新动力。本届东博会的一大创新亮点是,将原有的“一带一路”展区与国际展区合并为“一带一路”国际展区。在看“魅力之城”、品东盟风情之余,还可以体验来自坦桑尼亚、斯里兰卡、尼泊尔、澳大利亚、德国、意大利、西班牙等19个“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的特色商品和魅力。

        “马来西亚贸工部副部长王建民昨天专门过来参观考察。我们对推进园区建设充满信心。”中国-马来西亚钦州产业园区工管委办公室副总监杨丹军告诉记者,他们关注到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上月访华时,对“一带一路”给予高度评价。在中马钦州产业园区与马中关丹产业园区展位,记者了解到,“两国双园”开启了两个主权国家在对方互设产业园区、联袂发展的先河。6年来,“两国双园”扎实推进,国际产能合作架构日益完善、产业发展初具规模、跨境产业链和服务链正在形成。

        坦桑尼亚的国家形象馆格外引人注目。欢快的舞蹈、嘹亮的歌声,坦桑尼亚艺术家所展现的非洲异域风情和热情,吸引来往的观众不时驻足。作为本届东博会特邀合作伙伴,坦桑尼亚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延长线上首个走进东博会的非洲国家,这是东博会在更广泛区域服务“一带一路”的新突破。坦桑尼亚为此设立了20个展位,展示其咖啡、茶叶、蜂蜜、香料、手工艺品等特色商品。坦桑尼亚食品药品管理局官员萨希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很高兴来参加东博会,希望借助东博会展示我们的国家形象、优势产业及合作机遇,吸引中国和东盟国家对我们的关注与投资。”

        “南向通道”展示区也是本届东博会的新亮点。中新互联互通“南向通道”是把“一带”和“一路”有机衔接起来的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本届东博会发挥资源集聚优势,特别设置“南向通道”相关省市形象展示区,集中展示甘肃、青海、四川、云南、重庆、贵州、广西等省市的相关政策措施、产业优势、物流通关、对外投资等内容,充分发挥出了“南宁渠道”的辐射力带动力。

        机制创新,让东博会不断焕发出生命力,助力中国-东盟合作行稳致远。

        (本报南宁9月13日电 本报记者 曹元龙 周仕兴 姜奕名)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