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8年09月14日 星期五

    我为袁隆平画像

    作者:廖开明 《光明日报》( 2018年09月14日 16版)

        袁隆平的丰收曲  廖开明/绘

        9月7日,享誉世界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迎来了他的88岁生日。88岁,按中国寿诞民俗称为“米寿”。说来也巧,这位跟米打了一辈子交道的老人,农民口中的“米菩萨”,恰逢米寿。我特地为他画了这幅油画肖像画。

        画什么才能展现他的人格魅力?我看到这段文字,“这些天,长沙高温不退。湖南省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的马坡岭试验田里,常常能看到一个老人在田埂查看稻穗。他就是88岁的袁隆平。”我脑海立即浮现出曹操的四言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这正是对袁隆平最贴切的写照。他的“志”和“壮心”就是要让所有人远离饥馑。就画他这种精神,我抓住了画的主题。

        用什么形象来展现这种精神?画他在水稻田里或实验室里辛勤地进行科研工作,这未免有些枯燥,难以展现他的精神风采。我又陷入思索。陈鲁民写的《袁隆平的三个爱好》似乎启发了我的灵感。文章写道,“他又很随意地谈到了自己的三个业余爱好:拉提琴、骑摩托车、打麻将。”我对他的第一个爱好拉小提琴更为关注,这可能更适合形象地展现他的精神风貌。文章写道:“他虽然终日与泥巴打交道,风吹日晒,长得比农民还农民,可他毕竟是个大知识分子,是著名专家。拉小提琴拉得如诉如泣是艺术,种水稻种出超级杂交水稻也是艺术,既是艺术,就有相通相融相交之处。白天在希望的田野上耕耘,晚上在音乐的旋律中陶醉,倒也其乐融融,相得益彰。”我脑子里逐渐形成了袁隆平的形象。他种出的超级杂交水稻,不正是向我们奏出的“丰收曲”吗?

        “袁隆平的丰收曲”于是成为画名。他在一望无际的超级水稻丰收田前,拉响了小提琴。看他此刻的神情,是喜悦,更是凝重。他为杂交水稻的种植成功,增产稻谷造福人们而高兴,但又想到,世上还有不少人随时都会遭到饥馑的危险。为了渲染这一思虑,我在背景丰收田左边画了著名德国版画家柯勒惠支的杰出版画《饥童》,那阴郁的画面映照出贫困儿童的困苦和悲痛,他们渴望得到食物。这画面更有着象征的意义,它象征着人们渴望摆脱饥饿威胁的诉求。而袁隆平的奋斗成果正回答了这渴求。再看丰收稻田右边,我特意画了几只飞掠而过的麻雀。这些以稻谷为食的小生灵,曾被定为“四害”之一,那时或因我们稻谷产量不高,人还不够吃,才灭它。现在它的出现,正说明稻谷丰收了。还为画面增添了生机。

        画他是为了学习他。这个自称“80后”的老人,常常顶着烈日工作在田间,说:“只有下田最快乐”。我祝福我心仪的楷模年近九十的袁隆平,逐梦不停人不老。

        (作者:廖开明,系美术家)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