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8年09月01日 星期六

    促进青少年健康生活的六条建议

    作者:孙宏艳 《光明日报》( 2018年09月01日 06版)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出,全社会要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全力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为了促进青少年的健康发展,帮助青少年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1.把“健康优先”作为全民共识和行动准则

        健康的生活方式要理念先行。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是健康中国这一宏伟蓝图的基石。全社会首先要树立“健康优先”的理念。以健康优先为理念,就要把培养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重心放到他们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上来,不要把成绩作为评价少年儿童的唯一标准,不要为了高速发展经济而损害儿童的健康生活。考虑青少年的利益、安排青少年活动都要以健康为前提,把健康优先作为设计青少年发展目标的行动准则。只有全社会都把儿童优先、健康优先作为发展理念,才能为青少年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营造氛围、创造条件。

    2.把“健康家庭”作为家庭建设的核心目标

        培养孩子拥有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每一位父母的责任。家庭的生活方式对孩子具有“基因式”的影响。父母要特别重视自我的健康素养与健康生活行为,要改变自己的不良生活习惯,和孩子一起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父母熬夜、不爱运动、常去餐馆吃饭、为了省事儿给孩子点外卖……这些行为都是有碍健康家庭建设的。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调查发现,有两成父母经常带孩子去餐馆吃饭,有四成父母从来不和孩子一起运动,有三成多父母曾经在餐桌上训斥孩子,还有些父母经常自己上网玩游戏到很晚。这些生活方式上的误区需要父母积极纠正,自觉做健康生活的典范,给孩子积极健康的生活引领。父母要重视健康家庭建设,为孩子营造健康的生活环境,科学饮食,积极运动,合理休闲,给孩子种下健康生活的种子。

    3.把“生活教育”作为家庭教育的首要任务

        家长要把生活教育作为家庭教育的首要任务,要多关注孩子的生活观念、生活习惯,不要把学习成绩放在第一位,而忽略孩子的生活习惯养成。孩子小时候,父母往往特别在意孩子的各项健康指标,是否缺钙,是否需要补充维生素,身高是否达标……孩子逐渐长大,父母往往忽略孩子的健康,而把学习成绩作为关注的重点。在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历次的调查中,当问到“父母最关心你什么”时,成绩总是排在第一位,居于身体健康之前。家长要把家庭教育的重心放在生活教育上,让孩子在父母的积极影响下爱生活、会生活、懂生活。家庭中的生活教育其实很简单,例如,家人围着桌子一起吃饭、互相交流,父母和孩子一起做饭,鼓励孩子参与家庭劳动等,这些都是生活教育。孩子在与父母的共同就餐、共同劳动中,不仅学习到了用餐礼仪和生活知识,还促进了亲子沟通。

    4.把“健康素养”作为核心素养教育的重要内容

        “核心素养”是新时代教育的重要任务,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包括六大素养: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健康生活是必不可少的一大素养,因此学校在大力推行核心素养教育时,要特别重视学生的健康素养培育。教师要摒弃为了成绩忽视学生健康的行为,如拖堂、课间不许出去、占用体育课或课间操、缩短课后运动时间等。这些行为都是忽视学生健康的表现。学校要在课堂教学、课间活动、课外实践中积极加强健康教育以及生活方式养成教育,把健康理念贯穿在教学中、贯穿在陪伴学生成长的所有阶段中。学校还要设计多元化的健康生活教育课程, 把健康生活的教育看作与语文、数学、外语等课程同等重要,把现有学科内容与健康素养教育加以融合,用适合青少年接纳的内容、方式对他们进行健康教育。

    5.把“健康文化”融入青少年生活各领域

        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使我们的生活有了很多便利条件,但面对各种新的生活方式的冲击和诱惑,青少年更需要厘清观念。当代少年儿童是网络时代的原住民,融媒体已经走进他们的生活。我们要多渠道、全方位宣传健康文化,门户网站、电视、报纸、手机APP、微信公众号等多种媒体,均可推出各种适合青少年的健康内容,深入宣传健康生活理念、知识、方法、技能、规律等,鼓励青少年在参与、互动中学习健康文化,掌握健康生活技能。

    6.把“共建共享”作为服务青少年的资源保障

        充分发挥政府、企业、社区的作用,为青少年成长提供资源保障。例如,大众传媒及社会名流应重视健康理念的宣传,引导青少年认识健康生活的价值。近几年来,以瘦为美成为很多青少年的审美观,一些媒体甚至是主流媒体,也把苗条、骨感、大长腿、尖下巴等作为美的代表推到青少年面前,因此,有的青少年过度节食,有的青少年为减肥才锻炼。此外,青少年中还存在肥胖、厌食、吸烟、睡眠不足等显著的健康问题,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联合起来,形成干预合力,对有显著健康问题的青少年进行心理辅导和教育。一些从事健康保障的行业也可以结合自身优势,为青少年提供一些健康生活的专业化指导,更好地为青少年健康生活服务。

        (作者:孙宏艳,系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