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8年08月16日 星期四

    坚持开放 坚持自力更生

    作者:赵江林 《光明日报》( 2018年08月16日 11版)

        【高端智库谈中美经贸摩擦①】

        时下,中美经贸摩擦引发国内外舆论高度关注,对贸易战结果的猜测更是五花八门。一种错误观点正在一定程度上蔓延:没有美国,中国肯定不行;过去中国的发展靠美国;未来中国的发展还是要靠美国。事实证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建设成就,离不开中国人民的自力更生,是中国智慧在改革开放过程中结出的硕果。

        自力更生始终是中国发展的重要保证。外部提供的机遇固然重要,但中国的发展从来都掌握在自己手里。经济发展亦是如此。如果以GDP来衡量中国发展成就,按时价计算,40年前的中国GDP仅及美国的十分之一,40年后的中国GDP相当于美国的三分之二,这样的巨变在人类纵向的发展史上不曾有过。GDP是一国所有常住单位(如企业或个人)在本土上创造出来的价值,是通过市场实现了的价值。2017年,中国拥有12多万亿美元的GDP,美国拥有19.4万亿美元的GDP,分别是中国和美国在各自本土上创造出来的新财富的能力大小和价值体现。换句话说,中国40年间的新增价值体现了中国自身创造财富的能力,而非拜美国所赐。

        改革开放是中国智慧的具体体现。开放加速中国发展进程。自工业文明出现之后,迄今为止的经济发展模式大致可划分为两类:封闭经济和开放经济。两者的主要差别在于一国经济是否与外部经济存在广泛而深入的联系。开放条件下的工业化道路与封闭条件下工业化道路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利用外部市场。当一国工业化初期国内市场狭小时,外部市场可以有效补充国内市场不足,使一国生产规模扩张不再受市场制约,特别是在外部市场相对于本国市场“无限大”的情况下,后起国家就可以集中精力发挥自身比较优势,实现与外部货物或服务的交换,进而加快该国的工业化进程,这也是开放条件下的工业化进程快于封闭条件下工业化进程的原因所在。自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中国正式启动了开放条件下的大国工业化进程,中印两国GDP差异很大程度上开始取决于经济增长速度和质量。2014年,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GDP已是印度的5倍。中印两国的发展经历启示我们,开放非常重要,过去的中国尝到了开放的甜头,未来的中国只会更加信心百倍地走开放之路。

        美国从未对中国格外“施恩”。二战后美国国家战略的基本目标有三个:保障国土安全、追求经济利益和在世界范围内推广民主价值观,在不同时期,这三大目标受到重视的程度不同。冷战结束后,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成为美国一时的战略重点,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有增长潜力的市场被美国视为“宝地”,由此加大了对中国的接纳程度。但是一些不公平的细节却暴露了美国对中国始终未放松警惕。例如1968年确立的普惠制,是世界上32个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出口的产品给予普遍的、非歧视的、非互惠的优惠关税,是在最惠国关税基础上进一步减税以至免税的一种特惠关税。是否实行统一的普惠制,由发达国家自己决定。美国于1976年开始实行普惠制,已对140个左右发展中国家的进口商品给予零关税待遇,却始终未给中国普惠制待遇。另外,美国为推进亚洲国家的经济发展,还与多个亚洲国家签订双边贸易投资框架协议,却从未与中国达成类似协议。

        中国具有强大的自力更生底气。改革开放至今,中国所走过的成长道路既有对他人经验的借鉴,更有自己的创新与创造。如今,中国已建立起能够满足国内多种需求的工业体系,也为未来储备了大量高技术人才,中高端技术正在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首要要素;中国正在推进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减贫工程,到2020年前后将全部消除绝对贫困人口;中国正在加大改革步伐,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正在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理念,通过“一带一路”,推动中国和世界共同发展、联动发展。这些人类发展史上从未有过的成就、理念和举措正在激励更多发展中国家稳健前行。

        (作者:赵江林,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全球战略智库研究员)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