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8年07月31日 星期二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大学何为

    作者:游旭群 《光明日报》( 2018年07月31日 13版)

        【思想汇】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应对当今世界不确定性因素和人类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为人类发展和全球秩序演进擘画了新的蓝图。他描绘出未来的世界将是持久和平的世界、普遍安全的世界、共同繁荣的世界、开放包容的世界、清洁美丽的世界。这是中国理念引领时代发展、促进人类进步的重要体现。对高等教育而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也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

    高等教育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扮演重要角色

        高等教育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纵观世界,发达国家无不拥有先进的高等教育体系。高等教育在理念引领、科技进步、成果产出、产业升级、文明交流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一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着重要的智力支撑和技术支撑。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离不开各国政府的积极参与,高等教育也可以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构筑起国与国交流合作的“连心桥”,成为其共建共商共享的“黏合剂”。高等教育的功能和作用不再局限于为本国本民族服务,而是扩展到为世界和人类发展寻求“最大公约数”,谋求最大福祉。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高等教育的使命有着一致追求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让人类发展更加和谐有序、可持续。美国高等教育哲学家布鲁贝克认为高等教育具有“认识论”和“政治论”这两种基本哲学属性。高等教育的使命一方面是探寻真理、产生真知,另一方面是为国家和社会服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高等教育的使命本质相同、目标相近、追求一致。

        其主要体现在两大方面:一是共同面向未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面向未来的,是基于现实困境的有效良方和应对未来变化的最佳举措,是引领未来、发展未来、塑造未来、共享未来的伟大方案。同样,高等教育不同于其他阶段的教育,也是引领未来的教育、面向未来的教育,着眼于人的长远发展和未来发展。二是共促民心相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最主要的是促进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增进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人民之间的情感,形成情感共同体,进而形成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而高等教育在促进文化交流融合与文明互学互鉴方面作用突出、效果明显。

    大学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所能发挥的作用

        作为高等教育构成主体的大学而言,其所具有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职能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大学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贡献。

        一是强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研究。大学具有突出的智力优势和人才优势,要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所长,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研究上不断深化,进一步阐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刻内涵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意义,使其在国际学术界和理论界产生广泛而又深远的影响。

        二是对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路径。大学应大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通过举办高层次的国际学术论坛、国际实践项目和合作办学项目,促进不同文化、不同思想的交流碰撞与共融共通。同时,发挥科研优势,产出高新技术,在绿色低碳发展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三是服务“一带一路”倡议。“一带一路”是根据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构建出的一个重大倡议,“一带一路”建设是我国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主要抓手和重要举措。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根基是民心相通,实现民心相通的重要途径是教育和人文交流合作,大学应以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为契机,强固教育与人文交流合作的纽带,从而促进民心相通。近年来,陕西师范大学通过实施“1311丝绸之路教育与人文交流工程”,即出版1套《丝绸之路研究成果集成》,发起成立丝绸之路教师教育联盟、丝绸之路人文社会科学联盟、丝绸之路图书档案出版联盟3个联盟,设立1个博士生专项培养项目,筹办1个“丝绸之路沿线国家高校体育艺术节暨体育艺术教育国际高端论坛”,积极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助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目前,学校正扎实有效地推进“1311工程”,并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作者:游旭群,系陕西师范大学校长)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