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8年07月25日 星期三

    时间,让事业不朽

    ——读《问天之路——中国航天发展纪实》有感

    作者:金龙 孙伟帅 《光明日报》( 2018年07月25日 16版)

        1999年11月16日,神舟一号从装配厂房垂直转运至发射塔。秦宪安摄

        钱学森在科研单位视察时,了解光学设备的使用情况。

        《问天之路——中国航天发展纪实》李选清 柳刚 编著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读书者说】    

        100多年前,一位科学家曾说:“很难说什么是不可能的,因为过去的梦想既是今天的希望,又是明天的现实。”将这句话放在今天,或许可以很好地诠释中国航天事业。“从东方红卫星到载人航天,从嫦娥探月到北斗问天,从两弹一星的元勋到新一代航天员”,中国航天至今已走过60个年头。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问天之路——中国航天发展纪实》真实再现了中国航天走过的60年峥嵘岁月,“中国航天可敬的大发展、大跨越、大辉煌”,都在书中一一呈现。翻阅本书,不仅仅是在翻阅中国航天的发展史,也是在翻阅我们国家辉煌灿烂的记忆,翻阅令人热血沸腾的民族相册。我们既看到了一幅幅波澜壮阔的中国航天“全景图”,也看到了一张张为中国航天鞠躬尽瘁的鲜活面孔。

        仔细品读,让人深刻感受到:时间,让事业不朽。

    中国高度:民族精神铸就时代图腾

        中国航天的发展历程,从某种程度上讲,是追赶的历程。

        1957年10月4日,夜凉如水。苏联在哈萨克荒原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这消息震动了世界,也震动了最早有飞天梦想的中国人的心:“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

        在那个百废待兴的年代,要搞卫星谈何容易?可正如周恩来总理曾说过的那句话:“我们中华民族是有骨气的民族,也是有智慧的民族,没有什么力量能压服我们,没有什么事情能够难住我们。”于是,在中国航天的天幕上,闪烁起一颗又一颗亮眼的“明星”,中国的飞天路上,出现了一座又一座“丰碑”——

        在美国人眼中,钱学森是“最优秀的火箭专家”,美国时任海军部副部长金贝尔曾说:“无论在哪里,一个钱学森都抵得上5个海军陆战师!”于是,钱学森在被美国软禁了整整5年后,才踏上坎坷而漫长的回国路。

        钱学森的同门师兄弟、著名力学专家郭永怀,放弃了美国优渥的生活条件,带着家人回到祖国。他牺牲于一次飞机失事。当人们找到他被烧焦的遗体时,无不潸然泪下——即便是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怀中还紧紧抱着装有绝密资料的文件袋。

        1958年的春天,孙家栋以优异的成绩荣获“斯大林奖章”。一个月后,他踏上了归国的列车,他的名字也被圈定到了国防部五院的名单中。在他半个多世纪的航天职业生涯中,参加了33颗卫星的研制,亲历了从地球卫星到月球卫星的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里程碑。

        没有办公室,就在旅社租几个房间;没有计算机,就用手摇计算器;没有办公桌,就趴在水泥地上设计图纸……就这样,他们点着蜡烛,打着手电筒,带着中国航天起步了。

        本书作者不仅以合理想象为我们还原了当时的场景,更为我们还原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使得我们在品读一段珍贵历史的同时,又像是在读一篇篇短小精炼的人物传记。

        1960年2月19日,在上海郊区一片稻田里,我国自己研制的第一枚液体燃料推进的探空火箭腾空而起。当时,没有加压设备,科研人员是用自行车的打气筒把气压打上去的。最终,火箭飞行的高度只有8千米。但从这个8千米开始,中华民族探索太空的步履更加坚韧而自信。

        如今,我们早已习惯了从新闻中看到关于中国航天的成功。而越是这样的时候,我们越容易想起那些拼搏攻关、忍辱负重的老一代航天人。他们把自己的青春,化作助推中华民族飞天梦的助燃剂,用自己的热血,化作照亮中国飞天之路的闪亮坐标。

    中国速度:长征火箭奔腾的复兴尾焰

        当翻完本书的最后一页,有个关键词会深深印刻在脑海中:速度。

        1970年4月24日,西北大漠深处,中国成功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上近地点429公里高的飞行轨道,响彻全球的“东方红”乐曲,宣告中华民族从此进入航天时代。

        5年之后,我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发射成功,3天后成功回收。放眼当时的世界航天,返回式卫星技术堪称最复杂和尖端的技术。美国经过38次飞行试验,直到发射第13颗卫星才实现顺利回收;苏联也进行了多次试验才成功。而我国的返回式遥感卫星首次飞行试验就获成功。

        苍穹作证,中国走向太空的脚步铿锵有力——从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算起,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前50次发射用了28年,而第50次到第100次仅仅用了9年。

        在书中,有这样一段文字令人印象深刻:“1989年3月7日,在西昌的神秘峡谷中,另一场攻坚战也已打响:建设我国第一座大型火箭发射塔架。合同留给它的建设时间更短:14个月。同等规模的发射工位,美国人当时用了19个月,法国人用了29个月。”

        1990年4月20日,中国航天人用血汗浇铸的大型发射塔架,冲天而起。这个时间,还比14个月的工期提前了半个月。作者用一串串详细、精准的数字告诉读者,这是中国航天追赶世界的脚步!

        1992年9月21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启动。1999年11月20日,神舟一号发射升空,飞行在300多公里高度的太空轨道上。短短7年多时间,中国航天人走完了发达国家三四十年所走过的路。

        2003年神舟五号载着航天员杨利伟首次飞天;2年后,神舟六号遨游太空;3年后,神舟七号航天员出舱行走……短短数年,中国载人航天飞行就实现了从1人到2人再到多人,从1天到5天再到多天。

        从2000年10月第一颗北斗导航卫星发射升空,到今天北斗导航“群星璀璨”,中国航天人只用了17年时间;“墨子号”量子卫星从设计图纸变成现实,仅仅用了6年时间。

        中国航天人用“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精神,创造了一次又一次奇迹,也让世界真切地聆听到“中国速度”的脚步声。

        当千千万万航天人将个人理想融进时代洪流,将个人命运与祖国命运紧紧捆绑,他们的心将与祖国发展同频共振。那迸发出的无与伦比的凝聚力,就如同长征火箭腾空时的尾焰,有力、耀眼。

    中国自信:梦想花开的声音回荡在太空

        2003年初,美联社的一篇报道称,中国在9个月里连续发射两艘飞船,是中国太空开发自信心增强的表现。法新社则在报道中预言:中国实施首次载人飞行已经近在咫尺了!

        几个月后,托举神舟五号飞船的长征二号F火箭在地动山摇的轰鸣声中拔地而起,刺破苍穹,将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送上浩瀚太空。中国人“上九天揽月”的飞天梦实现了!

        2008年9月27日,航天员翟志刚轻盈地飘出了舱外,迈出了中国人首次太空行走的第一步,他手中那面小小的五星红旗格外耀眼。

        10年过去了,我们发现中国航天人的出镜率越来越高——

        在2016年首个“中国航天日”庆祝仪式上,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在会上透露了中国航天在接下来一整年的发射计划。无独有偶,在2018年的几次发射任务之前,中国航天的新闻发言人都在任务前一天召开新闻发布会,透露的内容甚至精确到发射窗口。

        仔细品味这十几年间的变化,我们发现,过去一向行事低调的中国航天人忽然间变得“高调”起来。一次次主动对外“发声”,一次次邀请全球媒体亲临发射现场,都彰显着中国航天人强大的自信。“这些年,从紧张到自信,再到从容,中国航天人大踏步地走向成熟。”

        在《问天之路——中国航天发展纪实》一书中,我们可以读到许许多多梦想花开的时刻。中国航天人的自信也伴随着回荡在太空中梦想花开的声音,一点一点累积起来。

        最让人心绪难平的还是书中关于首次太空行走的细节。“舱门一打开就报火警,怎么办?当时,刘伯明对翟志刚说:‘如果起火,我们也许就回不去了。不要想别的了,按照程序继续吧,把我们该干的活继续干完。’翟志刚毫不犹豫地出舱。”

        38万千米奔月路,主任设计师平均年龄只有32.5岁,要比欧美同行年轻15岁左右。15岁意味着什么?作者在书中讲到了一个耐人寻味的历史细节——

        20世纪50年代末,苏联的援助专家来到酒泉基地。恭候在寒风中的基地领导都是战功赫赫的将军,见到援助专家,他们吃了一惊:“这么年轻?”时光荏苒,50年后的今天,当我国航天科技代表团前往俄罗斯交流时,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俄方大多是两鬓斑白的长者,而中方则是清一色的年轻人。“岁月沧桑,历史给了我们最好的答案:拥有了世界上最年轻的航天人才队伍,就意味着中国航天事业拥有了美好的明天!”

        当我们跟随作者畅游于字里行间,走过中国航天的60年风雨岁月,一丝丝感动便从文字渗透到了心里。时间,染白了一代代中国航天人的两鬓;时间,让中国航天人奋斗终生的事业不朽!

        (作者:金龙,系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编辑;孙伟帅,系中国军网记者)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