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8年07月05日 星期四

    《幸福马上来》:用喜剧调出生活好滋味

    作者:饶曙光 《光明日报》( 2018年07月05日 16版)

        当下中国喜剧电影创作呈现出了多元化、多样化的态势,满足了观众对喜剧电影多样化、差异化的观影需求。开心麻花团队、大鹏、陈思诚等喜剧电影人作品的强势崛起,打破了讽刺喜剧与百姓喜剧两支喜剧力量并行不悖的传统格局。但不可否认,充满人间烟火气的传统喜剧仍然被市场、被观众所需要和期待着。

        尽管这两种传统的喜剧电影类型都是以语言幽默演绎市井百姓的悲欢,但同讽刺型喜剧相比,百姓喜剧显得较为温和,更接地气,其中多讲述百姓自己的故事,反映百姓自己的生活。更重要的是,百姓喜剧创造出了一种与观众直接对话沟通的喜剧方式,一句俏皮话、一个生动表情、一个滑稽动作,瞬间就让观众产生“参与感”和“对话感”,因此也获得了一种独特的喜剧效果。

        近期上映的喜剧电影《幸福马上来》让我们看到了演员冯巩对百姓喜剧创作理念的延续、深化和拓展。作为冯巩间隔十年重回大银幕的新作,影片不仅在喜剧班底和冯巩的电影人设上保持了原有的组合和特征,在语言运用上更是延续并发扬了“冯氏电影”的一贯的通俗性、幽默性以及独一无二的“对话感”“代入感”。

        在本片中,冯巩借用了天津相声的艺术表现手法,一方面将与老搭档的视频对话进行穿插,形成全片章节的结构;另一方面又将冯氏相声用在插科打诨的台词中,让观众在捧腹大笑的同时,体味到基层百姓身上的辛酸苦辣。

        与此同时,由于影片是基于重庆基层金牌调解员马善祥的真实事迹改编,为了贴近角色,冯巩还大胆地采用“北方明星+重庆普”的组合,运用极具地方特色的喜剧化语言,结合重庆地标和重庆美食,让影片充满了浓郁的重庆文化要素。尽管这些北方演员说的“重庆普”都不太地道,但却能够让更多地域、更大层面的观众第一时间听懂并发笑,产生一种意想不到的喜剧效果。

        另一方面,《幸福马上来》在语言幽默的基础上融入了多类型元素,这体现了冯巩喜剧在当下新电影创作环境下的思考和创新,尤其是动作元素的穿插让冯巩在片中化身“成龙”,亲历惊险动作场景,其敬业态度乃至“拼命三郎”精神亦可见一斑。

        这种创新思考也体现在叙事结构上:影片多线并进,一是家庭危机,二是事业危机,三是工作危机,分别对应了家庭矛盾,价值冲突和社会问题。三者之间有各自独立的故事框架和人物线索,相对独立却又互动交叉。这体现了冯巩喜剧电影创作的与时俱进。

        虽然三条线索各自独立,但其叙事核心精神是统一的,都是通过喜剧桥段塑造出乐观、坚韧的百姓角色,并以此折射出人性的宽容与温暖。影片中所涉及的家庭矛盾、价值冲突以及社会问题,尤其是碰瓷、飙车、离婚、拆迁等反映社会热点的矛盾事件,在调解员的努力下最终都通过包容理解与真诚沟通得到解决。这些温情的串珠故事,都彰显着一种健康、向上、积极的和谐精神,也强化出调解员人格的力量和普通百姓生命的温度。这也是冯巩喜剧一贯秉持的温暖现实主义及温情精神。

        如今正值中国电影繁荣发展的关键时期,须加大力度解决中国电影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差异化的观影需求。我们需要讲述着大国故事的宏伟巨制,也呼唤《幸福马上来》这样以小见大的高质量喜剧电影,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在笑声中,传递现实主义的温暖和向上向善的力量。

        (作者:饶曙光,系中国电影家协会秘书长)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