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长期以来,由于意识不足、缺少经费等原因,农村垃圾、人畜粪便及污水处理等长期处于粗放式管理状态,加之农村环境保护宣传力度较弱,农村人居环境已经成为当前美丽乡村建设的突出短板。
农业面源污染较为严重。据《中国统计年鉴》显示,2016年,我国每公顷土地农用化肥用量、农药使用量均超过发达国家上限值。化肥和农药过量使用导致氮磷钾元素过剩,每到雨季,随地表径流到达水体,直接导致区域水体污染。此外,还有不可降解的农用塑料薄膜、庄稼秸秆的就地焚烧等,都影响着农村生态环境。
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率低且留有隐患。随着农民生活质量的提升,家居用品日益丰富,生活垃圾每年以约4%的速度增多。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统计数据,近年来,农村垃圾每年产生量为1.5亿吨左右,仅有50%左右得到处理。我国绝大部分农村地区建立了村生活垃圾堆放点,暂时没有条件及时运输处理的地区采取就地填埋措施,有条件的地区实施生活垃圾“村收集、乡镇转运、县处理”的政策,但在最终处理环节基本还是填埋居多。在填埋的垃圾中,废旧电池、商品包装废弃物、厨房餐后垃圾等混在一起,给生态环境保护留下隐患。此外,乡村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也在逐年累积。
生活污水无害化处理率低。根据国家统计数据,我国农村每年大约产生生活污水80万吨左右,处理率不足5%。我国生活污水主要为厨房污水、人畜便、衣物洗涤废水等,大部分污水采取直接在院子里化粪池或者周边挥发、渗透、最后形成沉积的办法进行处理,污水中的有机物质会产生有害气味,直接影响村民的生存环境;而没有经过处理的污水会直接流入河流、池塘,破坏水体环境。
畜禽粪便利用率低。家庭散养的畜禽,特别是在经济条件较为落后的农村地区,若其粪便不能得到及时处理,不仅直接影响村容村貌,还可能成为人类疾病、动物寄生虫病的传染源,对村民生存环境造成较大威胁。在农村规模化养殖场,畜禽粪便不经无害化处理、仅简单发酵还田后,其中含有的饲料添加剂、重金属等将对土壤造成污染。
针对以上短板,稳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可从以下方面重点发力。
地方政府要全面贯彻落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明确指出,“到2020年,实现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村庄环境基本干净整洁有序,村民环境与健康意识普遍增强”。《方案》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十九大后作出的关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顶层设计,需要地方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要按照《方案》要求稳步推进,重点解决厕所粪污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等问题。
加快建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基础设施运营长效机制。一是生活污水处理的运维及监管机制。目前,我国具备相关条件的村镇都配备了村集体或家庭小型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对生活污水的前期处理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大部分乡镇还没有制定运维管理的日常工作制度,日常维护主体的分工还不明确。因此,有必要以乡镇为单位,因地制宜,加快制定运维工作制度。此外,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备使用的监管机制缺乏。有条件的区域安装了村集体农村污水处理设备,但很多并未投入运行,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监管机制和后续运行资金。因此,要加快建立一套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监控体系。二是农村生活垃圾堆放点设施维护机制。目前来看,农村垃圾堆放点覆盖我国绝大部分农村,也配备了一定的垃圾转运人员,但堆放点设施的维护并没有制度化落实到人。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县级政府应尽快完善生活垃圾堆放点设施维护机制。
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农业经济体系。以资源高效利用为核心的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农业经济模式,早已在我国有条件的区域开展,比如“养猪+沼气+发电”模式、“规模养殖+沼气发电+绿色种植”模式、“规模养殖+沼气发电+绿色种植+工业旅游”模式等。这些发展模式促进了我国农业向绿色经济发展,但还需要继续发力:一是继续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未来美丽乡村建设,要有生态产业做支撑,要让村民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理念。农村要开展以乡村旅游业为主的服务业技术培训,培养一批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进而增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内生动力。二是建立健全现代农业生产经营服务体系。要借助新媒体、自媒体提供的服务体系,在信息获取、农村物流、销售渠道拓展方面进一步完善,促进绿色低碳循环农业模式在乡村得到发展。未来,农民不仅要会“种地”,更要会“卖产品”。
(作者:王昌海,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