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段时间以来,本报持续关注农村垃圾治理问题。综合报道来看,当前农村垃圾治理,存在5个重点、难点问题:
垃圾回收处理涉及人员多,需要经费多,而广大农村地区属于经费相对薄弱的地方,地方资金如何保证持续投入?
在很多农村地区,乡、村离县城较远。与此同时,农村地区普遍存在路况差、道路窄的问题,那么在转运环节如何避免二次污染?
目前农村普遍推广“户投放、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方式,这种方式在很好地解决农村垃圾的同时,是否会带来投资过剩、重复建设问题?
在广大农村地区,很多村民可能文化水平不高,环保概念也不强,讲大道理很难“入脑入心”,如何提高村民认识水平?
农村地域面积较大,居民居住相对分散,在垃圾回收过程中,实施有效的监督管理比较困难,那么该如何加大农村垃圾回收全程的监督管理?
这5个问题,从问题产生的主体看,集中于两个层面,前三个问题即“政府怎么办”,后两个问题是“村民怎么做”,同时二者又互为表里。比如,当农村地区经费投入不足,垃圾分类缺乏精准操作,就会让村民产生诸如“我们辛辛苦苦分了类,收运时又混在一起”的想法,反过来影响了村民的积极性。所以,这5个问题有的源于机制,有的源于经费,有的源于自然环境,有的源于思想认识,但往往相互交叉关联,任何一个都可能成为“水桶的短板”,拉低垃圾治理的整体效果。
这5个问题难就难在是农村问题和垃圾问题的结合,是历史性问题和现时性问题的叠加。农村自古以来松散的社会结构与现代工业产生的大量垃圾的对撞,使得问题更加错综复杂。这也是一个“几十年走完了西方国家几百年走过的道路”的国家所面临的新局面,它没有充足的时间涵养出成熟的农村治理,使之快速跟上经济发展的步伐。所以,问题必然会以一种猝不及防的姿态袭来,带来全新挑战。
从这个角度看,农村垃圾治理,也要置于“现代化”的视野作宏观审视。农村垃圾治理的立足点是具体的,但问题要想真正解决,不能将各个问题孤立对待。从农村垃圾治理的5个问题就可以看出,农村要跟上社会文明演进的整体进程,必然要实现从物质状态、治理水准及精神文明同程并进。正是因为问题来得突然,就更须具备前瞻性眼光与整体性思路,寻找垃圾治理的治本之策。
我们期待着这5个问题能够得到有力的解答。农村垃圾,看似只是绿水青山表面上的漂浮物,但之所以构成问题,正在于社会土壤存在着可供顽固生长的根脉。从某种层面上来说,农村垃圾治理也是一张试纸,这个问题解决到何种程度,也就标记出了农村的现代化进程到了何等水平。因此,农村垃圾治理,需要得到我们非同寻常的对待。
(作者:王子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