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日,对于长沙理工大学研究生邹勇松来说,是很平凡又极不寻常的一天。
7点,邹勇松从睡梦中醒来,“滴滴”两声,有微信消息来了。
邹勇松拿起手机,屏幕出现一条推文链接——《心若向阳 无畏绽放》,自己的事上了《光明日报》头版头条。
邹勇松打开读完,原文下方已有不少留言:“看完直接泪奔了”“世上竟有如此令人钦佩的人”“感动到不知如何表达”“青年楷模,希望早日康复”……网友的评论让邹勇松湿了眼眶。
星期天不用去研究所。中午,邹勇松自己买菜回家简单做了顿午餐,又进行了一轮透析,然后去学校赴约。
坐906路公交车,再转1号线地铁,邹勇松来到长沙理工大学老校区,与老师同学们商讨团队项目“印了么—云印”的下一步计划。
这个项目基于邹勇松自主研发的共享打印机,在网上增加了一个资料共享“云平台”,前不久参加学校的“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项目,获得了银奖。邹勇松和指导老师及团队成员一起,探讨把这套系统移植到打印店、实现无人打印的方案。
老师同学知道了报道的事,纷纷表示要向他学习。他憨厚地笑一笑:“谢谢,谢谢!”
17时,邹勇松动身回出租屋。爸爸赶来了。
为照顾邹勇松生病的母亲,也为了邹勇松,爸爸从广东回来,在黄兴镇谋了个活——工地守材料。
邹勇松带妈妈去湘雅三医院心脏科检查,医生说是心肌梗死,需要住院。妈妈不肯,住院要花一万多元费用。“我没事,吃吃药就好。”妈妈安慰邹勇松。勇松一个劲儿劝,妈妈拉起勇松的手就走。
一家三口把中午的剩饭剩菜热一热,吃过晚饭。邹勇松的手机响起——学校一位老师说帮邹勇松联系了湖南省人民医院的移植专家。
做完第三轮透析,邹勇松拿起手机,看到《光明日报》原文报道下猛增的阅读量和留言,又高兴又忧虑。
他看了看妈妈,妈妈心脏不好;又看着阳台外透析的帐篷,自己肾脏不好。
“这世上还有很多人因为脏器不好饱受病痛折磨吧。”邹勇松对妈妈说,又像是自言自语。
他搜索了微信公众号:中国人体器官捐献。
他打开公众号,点击“志愿登记”栏,填写自己的姓名、身份证、居住地等个人信息。到最后一栏“捐献意愿”选择时,他犹豫了。
器官、眼角膜、组织、遗体,选哪项?最终他选择了捐献器官和眼角膜。
“您是本平台第183877位志愿登记者,感谢您对中国人体器官捐献事业的参与和支持!”——提交完申请,看到屏幕页面跳出的志愿登记卡和这段文字,邹勇松长长舒了一口气。
6月4日中午,记者联系到邹勇松。他说:“昨天中午,老师提到红十字会器官捐献志愿者的事,我就一直转着这个念头,到晚上才决定。我国有十八万个在册志愿者,愿意捐献自己的器官,这个世界很美好。人总有一死,用自己的器官延续他人的生命,这也算是最后的价值。”
“感谢《光明日报》讲我的故事,感谢千千万万读者鼓励我。我庆幸自己没有放弃。这么多素不相识的人关心我、祝福我,我很感动。我一直以来就幸运,尤其是今天。”
(本报记者 唐湘岳 本报通讯员 潘枝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