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昆山深化两岸产业合作试验区设立五周年座谈会在江苏省昆山市召开。作为大陆台商投资最活跃、台资企业最密集、两岸经贸文化交流最频繁的地区之一,试验区成立以来,昆山新增台资项目597个,总投资58.6亿美元,注册资本达30亿美元。
五年前,一枚“共同开创两岸产业融合发展新局面”的棋子在昆山落下:2013年2月3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设立昆山深化两岸产业合作试验区。五年来,一批先行先试支持措施有力推动了昆山台资经济发展,同时探索和积累了一批地方层面扩大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可复制、可推广的有效做法,为深化两岸产业合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政策红利持续释放
昆台产业深度融合
2013年9月,国务院同意建立由国家发改委牵头,22个部委和江苏省参加的部省际联席会议制度。五年来,五次部省际联席会议共明确了85条支持事项,同时,结合“31条惠及台胞措施”中对台商在税收、投资等方面的支持,昆山试验区为台资企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创造了良好的营商环境。昆山市委书记、市长杜小刚表示,“昆台产业正在逐步走向深度融合,重大项目合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世硕、友达、奇美等一批龙头型项目落地实施,掀起了新一轮台商投资热潮”。
目前,台湾名列前100名的制造业企业已有70多家分别在昆山投资设立了近百家企业,基本形成了光电显示、智能终端、装备制造等完整产业链。在昆山试验区这片试验田上,产业门类更多,投资领域更广,越来越多的台企投身其中。
总投资120亿元的友达光电低温多晶硅显示面板项目目前已实现全面达产。在友达光电的生产车间,灵活的六轴机器手臂精准的“抱起”厚度不到1毫米的玻璃基板,轻放在气浮式的传送带上,整个过程无须人工操作。这座高度智能化的现代工厂,彻底颠覆了人们固有概念中“工厂”的定义。
借助昆山试验区这个平台,众多知名台资企业纷纷加快转型步伐,在全球产业链分工竞争中持续领先,智能制造在昆山蔚然成风。昆山之奇美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投资10亿美元,打造全球首条2500毫米超宽幅高速偏光片生产线;正新轮胎投入20亿元,用于研发中心(二期)、智能仓库建设和生产线自动化改造;纬创集团、世硕电子增资超10亿美元,用于产线升级更新。
先行一步
深耕金融创新试验田
台企集团内部人民币跨境双向借款、跨境贷、海峡两岸产业合作基金、台资银行、合资证券、融资租贷等金融机构筹设……昆山为深化两岸产业合作试验区先行先试的金融政策激活了两岸金融创新合作的“一池春水”,成为推动昆山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力引擎。
2013年7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批复同意昆山试验区开展跨境人民币业务试点。以此为突破点,两岸金融创新合作不断深化,尤其是台资企业集团内部人民币跨境双向借款业务试点政策,创新了离岸人民币回流的新机制,突破了人民币外债投注差发生额管理的限制。截至今年4月底,共有277家企业办理台资企业集团成员借放款专用账户备案,186家企业发生双向借放款业务,合计金额237亿元,为企业节约了融资成本超6亿元。
以政府“有形的手”激活市场“无形的手”,昆山试验区放大金融新政效应,加速了两岸产业金融资源的集聚、业态的丰富,为台企提供了多层次金融服务。其中,彰化、富邦华一、兆丰等3家台资银行落户昆山。同时,由台湾金融机构参与的海峡两岸产业合作基金正在加紧设立,旨在助推光电、集成电路等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创新发展。
此外,中华开发金控在昆山试验区设立了中华开发国际融资租赁总部,两岸消费金融公司也获得了银监会原则支持。多家金融企业和创新型金融业态相继筹建和报批,为台资企业利用大陆资本市场做大做强、生根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昆山试验区正成为两岸金融机构“立足江苏、服务长三角”的重要基地。
发展契合民心
两岸青年同心同向
五年来,昆山试验区秉持“两岸一家亲”理念,以“同创同乐、共建共融”为目标,不断完善和升级台商生活配套设施,积极打造让广大台商“宜居、宜业、包容、认同”的“心安之处、第二故乡”。
近年来,昆台文化交流异彩纷呈,成立了昆台联合画院、昆山当代昆剧院,组织两岸艺术家互访交流和演出。此外,每年连续举办海峡两岸(昆山)中秋灯会、海峡两岸(昆台)文化交流月等活动,精彩的活动带来了文化的认同与碰撞,拉近了两岸民心。
建设对台科技合作与交流基地也是推进两岸在科技创新领域交流合作的重要举措。目前,昆山睿翔通信与台湾长庚大学开展的“5G射频前端发射系统关键技术的研发及产业化合作”等26个对台科技合作项目正在顺利实施。
2017年,近200名台湾大学生走进昆山30余家台企、民企进行暑期实习,其中部分应届毕业生实习期满后即与企业签订正式合同,留在昆山发展。为进一步鼓励和引导台湾青年来昆山创业就业,昆山为台湾大学生打造“朋友圈”,为他们搭建平台,分享资源。在国台办授予的首批“海峡两岸青年创业基地”两岸青年创业园中,台湾青年可以享受到工商注册、财税顾问、专利服务等多项专业服务与便利。
惠风吹两岸,心桥连昆台。在杜小刚看来,“两岸交流合作领域从以产业为主逐步向教育、文化、旅游、体育、卫生等领域全方位拓展,为在昆山的10万台商台胞营造了‘家’的温馨氛围”。经济上的密切合作催生了文化上的深度融合,昆山已成为广大台商成就事业梦想的沃土和安放乡愁、栖息心灵的港湾。
(本报记者 苏雁 本报通讯员 吴天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