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8年05月28日 星期一

    科学社会主义永远是共产党人的旗帜

    作者:张达 苗伟 杨嘉懿 《光明日报》( 2018年05月28日 03版)

        1818年5月5日,马克思诞生于德国莱茵省特里尔城。马克思和他的伟大战友恩格斯一起,既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又领导创建无产阶级政党,并始终坚持以科学社会主义武装无产阶级政党,推动各国工人运动的发展。各国共产党人高举科学社会主义旗帜,结合实际不断为其增添新的光彩,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制度、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发展的伟大飞跃。中国共产党人将科学社会主义的旗帜贯穿于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全过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

    科学社会主义在与各种错误思想斗争中产生和发展

        无产阶级在革命实践中创立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和完善科学社会主义的同时,开始建立无产阶级政党。在成立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宣传共产主义的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将正义者同盟改组为共产主义者同盟,使之成为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他们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共产党宣言》,成为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马克思提出,无产阶级政党“既不容许别人恫吓自己,也不容许离开正确的道路”。在创建共产主义者同盟的过程中,马克思、恩格斯坚决与魏特林平均共产主义、“真正的”社会主义以及蒲鲁东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进行斗争。在此后领导国际工人协会即“第一国际”和推动各国无产阶级政党建立的过程中,马克思、恩格斯继续批判蒲鲁东主义、巴枯宁主义、工联主义、拉萨尔主义等错误思想。马克思认为,无产阶级政党决不能拿原则做交易,决不能在理论上让步,对于“极其糟糕的、会使党精神堕落的纲领”,他决不会用“外交式的沉默”来承认,而会运用科学社会主义给予无情的批驳。正如恩格斯所说,马克思和他“一生中对冒牌社会主义者所作的斗争比对其他任何人所作的斗争都多”。他们明确提出,加入无产阶级政党必须“无条件地掌握无产阶级世界观”。在马克思、恩格斯毕生努力下,科学理论在先进政党的革命实践中展露出真理的光芒,先进政党在科学理论的指引下增强了战斗力。

        高举科学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中国共产党创造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的根本所在。鸦片战争后,中国陷入内忧外患的黑暗境地,无数仁人志士前仆后继,进行了各式各样的尝试,但终究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先进分子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中找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中国共产党在其第一个纲领中明确提出,“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直到社会的阶级区分消除为止”,“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直到阶级斗争结束”,“消灭资本家私有制”。在此后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断胜利,创造和发展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以全新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构成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当代形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使科学社会主义的真理光芒更加璀璨。

    科学社会主义开辟人类思想的新纪元

        科学社会主义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马克思“吸收和改造了两千多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将唯心主义从它最后的避难所即历史观中驱除,并系统论述剩余价值理论,为科学社会主义奠定哲学基础和经济学基础。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这两个伟大发现,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唯物史观从社会关系中划分出生产关系,并把它作为受生产力制约的一切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从而使人们在认识社会的发展,解释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时,摆脱了唯心史观的窠臼,把握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剩余价值理论使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不再是一种臆造,而是根据资本主义经济运动规律得出的科学结论,它使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大白于天下。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一方面,“资产阶级的关系已经太狭窄了,再容纳不了它本身所造成的财富了”,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变革就成为必然;另一方面,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源于利益的尖锐对立,由于“无产者没有什么自己的东西必须加以保护,他们必须摧毁至今保护和保障私有财产的一切”。大工业的发展,使资本主义生产出自身的掘墓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便不可避免。共产主义社会的实现,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人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

        科学社会主义坚持人民的立场。共产主义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恩格斯明确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共产主义运动不是空想社会主义那样试图利用调和手段来保障人们的幸福,而是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使社会的大多数人从受剥削和压迫中解脱出来,最终实现全人类的解放。与空想社会主义只是把无产阶级视为一个受苦受难的社会群体不同,科学社会主义把人类解放的历史使命直接赋予了无产阶级,并认识到人类社会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发展必须经过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自觉的长期的斗争才能实现。“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只有联合最广大人民群众进行持久奋斗,才能实现共产主义。这克服了空想社会主义轻视无产阶级,幻想依靠个别天才人物和有产阶级实现社会主义的观点,找到了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真正力量。

        科学社会主义通过理论创新发展自我。马克思否定了旧哲学关于理论产生和变化的认识,指出不是理论、范畴变换出现实关系,而是人们先建立社会关系,再“按照自己的社会关系创造了相应的原理、观念和范畴”。这就决定了理论观念不是永恒的,而是不断变化运动的。共产党人的理论,也是“眼前的历史运动的真实关系的一般表述”。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理论不是教义,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正确的理论必须结合具体情况并根据现存条件加以阐明和发挥。”同一个国家各行各业工人的发展水平和不同国家的工人阶级的发展水平都是不相同的,实际运动也必然以不同的理论形式反映出来。马克思、恩格斯告诫共产主义者,不能把他们提出的科学方法作为现成的公式去剪裁历史事实,不能把只在一定条件下起作用的一些原理解释成绝对的原理,那样会使他们的理论转变为自己的对立物。他们强调,必须从既有的事实和既定的历史环境出发,对社会主义“这门科学的一切细节和联系作进一步的探讨”。

    让科学社会主义旗帜在当代中国迎风飘扬

        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根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航线已经明确,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轮正在破浪前行,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掌舵领航,这艘巨轮才能抵达光辉的彼岸。打铁必须自身硬。中国共产党要进行好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场伟大社会革命,必须勇于进行自我革命,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既要培元固本,也要开拓创新,既要把住关键重点,也要形成整体态势,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坚持科学社会主义是共产党人的立身之本。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中国共产党能够历经挫折而不断奋起,历尽苦难而淬火成钢,归根到底在于千千万万中国共产党人心中的远大理想和革命信念始终坚定执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定的理想信念,必须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刻理解之上,建立在对历史规律的深刻把握之上。”要把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作为看家本领,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理想信念只有见诸行动才有说服力。共产党人要在艰苦奋斗中净化灵魂、磨砺意志、坚定信念,用实际行动让人民群众感受到理想信念和高尚人格的强大力量,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必须紧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贯彻新发展理念,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在经济方面,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政治方面,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保障人民当家做主,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优势和特点。文化方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社会方面,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增进人民福祉,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生态文明方面,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的增长点、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点、成为展现我国良好形象的发力点。

        坚持理论创新,不断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高度重视理论的作用。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它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开辟了通向真理的道路。实践发展永无止境,我们认识真理、进行理论创新就永无止境。今天,时代变化和我国发展的广度与深度远远超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当时的想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而是符合我国国情、能够实现国富民强的康庄大道。我们要不断从群众实践中吸取营养,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来思考和把握国家未来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战略问题,坚持理论指导和实践探索辩证统一,不断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良性互动,在这种统一和互动中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作者:张达、苗伟、杨嘉懿,分别系天津市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副研究员、副研究员、助理研究员)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