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垃圾处理新探索系列报道】
不久前,一则喜讯传来,让广东省肇庆市德庆县的乡亲们欢欣鼓舞——德庆县获得了2018年度“广东省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示范县”称号。一张张笑脸,让记者感受到了农村生活环境改善给乡亲们带来的幸福感。
德庆县是以贡柑、紫淮山等优质农产品而闻名的农业大县。近年来,以“美丽德庆·幸福家园”为目标,德庆县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和资源化、减量化,基本建成“户收集、村集中、镇转运、县处理”的垃圾收运处理模式,实现垃圾收运制度化、常态化,保持镇容村貌整洁干净。2017年,德庆县以全省第一名的成绩成为广东省文明城市。目前,全县农村生活垃圾有效处理率为95.49%,分类减量比率为53%,农村保洁覆盖率达100%。
1 村村有保洁 “六无”常态化
当记者到达德庆县回龙镇大塘村村委会时,碰到了穿着保洁制服的大塘村保洁员莫伟标,他刚刚开完例会。莫伟标告诉记者,镇里会定期对各村保洁员进行环境保洁、安全意识的培训。“以前觉得做保洁员就是每天扫扫地、清理一下垃圾,没想到还要培训和开会。不过习惯后,觉得这样挺好,不但熟悉了垃圾的分类标准,而且每周都有机会跟村干部们聊聊工作情况,有了他们的配合,我们的工作也好做多了。”莫伟标说。
回龙镇是德庆县有名的“蔬菜之乡”和“蚕茧之乡”,下辖9个行政村,人口超过两万人,年产各类优质蔬菜超过6000吨。记者到达镇子当天,当地最高气温达到了34℃,但记者却没有闻到垃圾散发出的异味。“现在村里家家户户门前都有分类垃圾桶,镇里每条村子也都配备了专职的保洁员,每天都会定时清理垃圾,那种垃圾围村、臭不可闻的日子已经成为历史了。”大塘村村支书周庆辉笑着说。
回龙镇镇政府工作人员李珍告诉记者,现在德庆县各街镇不光按照每300人配置1名保洁员的标准实现了村村有保洁,更参照城区环境卫生管理标准,制定了严格的保洁员作业、上岗和惩罚制度。目前,各地基本实现了屋边、村边、田边、路边、河边“五边”垃圾及时清理,以及陆地无垃圾积存、水面无垃圾漂浮的目标,各村的村容村貌有了明显改善。
对照“半年初见成效,一年效果显著”的目标,德庆目前正力争在一年内达到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标准,即农村房前屋后无零星垃圾,农户庭院无流淌污水,村内、集镇无散放垃圾,河塘水面无漂浮垃圾,村间无裸土粪便,农田路边无塑料垃圾,让“户收集、自分类、村集中、再分类、镇转运、县处理”的新型垃圾分类收运处理模式成为常态。
2 垃圾严分类 处理更高效
记者在德庆县各街镇采访时发现,几乎每家每户门前都有带“可回收”标识的蓝色垃圾桶和“不可回收”标识的黄色垃圾桶。德庆县住建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只是县里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的第一步。德庆县在每个村内都设置了垃圾分类收集点,收集点设有3个垃圾投放窗口,分别是“可回收物”“有机易腐垃圾”“其他垃圾”,方便各村的保洁员在村内收集垃圾后再进行分类运输。
“一般情况下,‘可回收物’会由保洁员运往镇、村资源化回收点。而‘其他垃圾’则由全县统筹委托有资质的清运公司使用密闭垃圾转运车直接转运至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或通过镇垃圾转运站中转运至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进行无害化处理。”德庆县建设系统党委副书记覃水桂介绍。
而在之后的垃圾处理过程中,可回收利用的垃圾会引入社会企业,通过设点回收、上门回收、预约回收等方式进行资源化处理。在经过各户和各村的两级分类后,德庆县在农村生活垃圾的转运、处理过程中也严格地执行着分类原则。
作为农业大县,德庆县的农贸市场及农家乐等区域每年都会产生相当数量的有机易腐垃圾,在这类垃圾的处理上,德庆县因地制宜地引入了微生物有机易腐垃圾快速处理设备。这套设备能够依托微生物菌株,在60℃至80℃高温下,经过12至24小时快速发酵处理,把有机垃圾、餐厨垃圾、动物尸体及粪便等易腐垃圾分解成有机肥料,垃圾减量率达70%至85%。在技术装备的助力下,德庆县不但做到了垃圾不断减量,更实现了变废为宝。
3 猛药去疴初有成 长效保障是根本
“现在大家常说城市管理要实现‘网格化’,我认为在环境的监督管理体系上,我们也要实现‘网格化’。目前我们正在全面推行环境网格化监管体系建设,建立县、镇、村三级‘网格化’管理,夯实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基础。”在谈到现有的制度和措施应当如何演化为长效机制时,德庆县委常委梁金伟对记者说。
农村垃圾处理和环境整治工作在有力措施的推动下,短期内实现情况改善也许不难,但如何让农村垃圾处理工作能够进入长效治理和良性循环的轨道,对于地方政府而言是一个考验。就这一问题,德庆县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德庆县目前正在建立完善环境问题监管台账,对于上级督查、媒体曝光、群众投诉、自行检查所发现的环境问题,实行限期整改,限期销号。另外,德庆县还将建立每月对各镇街农村环境常态化明察暗访机制,并将明察暗访评比结果纳入年度考核,建立通报制度,及时督促整改,严肃追究问责。
除了强化监督管理机制,德庆县还在资金投入保障方面做出了探索。一方面,按照“污染者付费”的原则,积极探索镇、村污水垃圾收费制度,逐步建立住户付费、村集体补贴、财政补助相结合的机制,引导村民村集体出资出力承担一定的生活垃圾日常保洁义务,从根本上解决责任落实难、收集处置难的问题。另一方面,坚持“谁投资、谁建设、谁管理、谁受益”,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农村生活污水、垃圾等基础设施建设,鼓励采取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等方式将农村生活污水、垃圾处理中的经营性项目推向市场,进一步拓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投入渠道,不断向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目标努力。
“下一步,我们将把农村垃圾处理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抓手,进一步加强农村环境保护,朝着生态宜居的目标不断努力。”德庆县委书记陈元表示。 (本报记者 吴春燕 本报见习记者 王忠耀 本报通讯员 龙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