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前,中国全年电影票房仅有40多亿元。从2002年中国进行电影产业改革开始,中国电影市场年平均发展速度在30%左右。十几年来,中国电影市场年度票房已发展到2017年的近600亿元,远远超过日本等国,位列全球第二,仅次于美国。
中国电影还在继续创造着奇迹。刚刚过去的2018年第一季度,中国电影创造了200亿元的票房,超过北美同期的28.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83亿元),创下了全球单一国家季度票房最高纪录,首次成为世界第一。清华大学教授尹鸿认为,2018年中国有望成为世界第一大电影市场。
国产片成票房主力
在2018春节档,从大年初一到大年初七,7天累计票房高达63.66亿元,远远超过了2017春节档7天37.8亿元的成绩。
中国电影票房在不断创造奇迹的同时,中国电影也在持续发力。今年3月,无论是好莱坞大片《古墓丽影:源起之战》《黑豹》《环太平洋2》,还是热门获奖影片《三块广告牌》《水形物语》都表现得不尽如人意。
而同期的国产片却深受关注,中国观众给予国产影片的评分和票房均明显胜于几部好莱坞大片。《红海行动》《唐人街探案2》等受到追捧,4部国产片票房占据了3月票房的52%;在历来被认为是好莱坞主场的3月份,凭借3部国产影片的持续井喷,中国电影市场月票房仍取得近50亿元的成绩,延续了春节档双位数增长的趋势。
在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胡祥看来,“中国电影市场已经找到了自信,摆脱了人们对好莱坞电影的焦虑,也给中国国产电影创造了更多的机会,在曾经被认为是好莱坞主场的月份里,无惧与国外大片同台竞技,不再惊呼‘狼来了’。与此同时,中国电影市场发展方式迎来显著变化,中国电影产业已经进入内生性增长的发展新阶段”。
国产电影质量提升、类型多元
国产电影在一季度的表现喜人,《红海行动》《唐人街探案2》两部影片票房均突破30亿元,《捉妖记2》突破20亿元,《前任攻略3》的累计票房也接近20亿元。《无问西东》《熊出没·变形记》《西游记·女儿国》等影片票房超过5亿元……
对此,浙江星光院线总经理富海芳认为,一季度票房实现较大幅度增长,首先得益于影片质量的提升,《红海行动》《无问西东》等国产片实现了票房和口碑的双赢;其次是春节档的爆发,今年春节档和一季度的整体表现说明,老百姓对精神生活的需求越来越大,从原来看电影过过瘾,到现在一个档期看两部、一部影片刷两遍,在精神文化生活上的投入越来越大。
近年来,国产电影制作水准不断提升,观众满意度也随之上升。据中国电影资料馆2018年春节档的调查显示,档期满意度得分83.4分,为历年春节档调查的最高分。其中,《红海行动》以86.9分居于榜首,《唐人街探案2》和《熊出没·变形记》分别以84.1分、83分居于二、三位。
不仅是在春节档,一季度其他国产电影都获得不错口碑,且呈现出类型多元化的趋势。数据显示,《无问西东》在1月12日上映,累计票房达7.54亿元,《芳华》在2018年度产出票房2.35亿元,而纪录片《厉害了,我的国》在3月淡季上映,目前票房已达4.38亿元。UME华星影城经理刘晖表示:“从去年开始,很多纪录片、剧情片等非商业类型电影都获得了大家的认可,投资方对于此类作品的市场推广力度也在逐渐增大。”
从电影大国迈向电影强国
今年一季度,《红海行动》等3部20亿元体量以上的国产大片再次验证了中国国产影片的产品实力和市场潜力。
据统计,2015年之前,每年30%以上的观影人次增速已然成为历史。2017年中国观影人次16.2亿,同比增长仅为18.08%。同时,我国总人口人均观影次数只有1.17次,相比北美年度人均观影次数5.5~6次,差距甚大。如何提高中国观众人均观影次数,将是接下来摆在电影产业从业者面前的一个首要命题。
近年来,中国影院和银幕数保持较高增速,院线规模不断扩大。据国家电影局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3月底,中国内地影院达9965家,银幕总数达54165块,位居世界第一。然而在中国电影家协会秘书长饶曙光看来,中国电影市场的人口红利还没有完全释放,在强大增量观众的支撑下,未来中国电影的发展空间很大。饶曙光预测,“今年中国电影的总票房有望达650亿元左右”。
中国正在从电影大国迈向电影强国,在这过程中,电影质量尤为重要。影视产业研究专家彭侃认为:“近年来,中国电影品质的提升使中国电影在本土市场上不必惧怕好莱坞的冲击,并逐步建立起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实现从电影大国向电影强国的升级。”
今年一季度超200亿元的电影票房令人欢欣鼓舞,但更令人欣喜的是,国产电影创作呈现出一系列新特点。新主流电影成为创作主流,并受到观众的追捧;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电影作品越来越多,并且层出不穷;多种社会力量共同参与中国电影事业,讲述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
电影行业的专家一致认为,中国电影进入了繁荣发展的“黄金机遇期”,正开启由电影大国向电影强国迈进的新征程。
(本报记者 牛梦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