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挂职,大家见多不怪,但出国挂职,了解的人恐怕不多。2010年,北京市东城区公务员赴美挂职曾引起过不小的争议。近年来,浙江省玉环市连续5年选派公务员赴韩国挂职,再次引起关注。
为什么要出国挂职?挂职公务员的选拔标准如何制定?国情的不同是否会带来真正有效、符合实际的经验?如何验收成果?如何建立起有效的机制?带着这些疑问,记者来到了浙江玉环。
公开选拔方式挑选出国挂职干部
与玉环市互派公务员的是韩国唐津市。2012年,玉环与韩国唐津成为友好城市,互派公务员交流地方治理经验是双方交流合作的一个方面。
为这一想法提供落地支持的是“韩国国际公务员交流项目”(英文缩写为“K2H”)。这是经中国外交部批准、由韩国市道知事协议会组织、韩国地方政府共同参与实施的一项国际交流项目。自1999年开始实施,中国约有500余名公务员参加过该项目。
“来采访的媒体挺多的,我们也自问,作为一个常规的外事项目,为什么玉环受到的关注更多?我觉得可能是因为我们对这项工作站高一步、想深一步,每一点都想做到极致。”玉环市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金碧辉说。
“最初的做法是在政府办公系统内公开选拔消息,由各单位党委(党组)推荐、组织摸排之后选定一位干部。但我们逐渐发现,出国交流的机会对年轻干部很有吸引力,所以改为了公开选拔。”金碧辉介绍。
公开选拔一方面是在玉环市委组织部微信公号上公开这一信息,另一方面是进行公开选拔赛,评委除组织部、外侨办领导、前几批赴韩挂职的有经验者之外,还公开征集了5名社会人士。主要考察语言能力、外交礼仪和应变能力,结合家庭、工作的实际情况,选拔出最适合的一位。
王涵、陈一苇等四位干部在唐津挂职时都对两地文化交流起到了推动作用:每天上班前给唐津公务员上半小时中文课,使得对方更加了解玉环风貌,对中国文化也更加感兴趣;积极参与组织两市友好学校的学生互访工作;春节是两国共同的节日,他们拍摄了两地领导给友城人民的祝福视频,经由地方电视台播放,增强了两地民众的亲近感;赴韩挂职公务员的公开选拔,本身也引起了公众的关注,更加了解了友城的合作交流情况。
“去年玉环撤县设市,让世界上更多的地方知道玉环,也能够增加地方品牌效应和综合竞争力。”玉环市外侨办副主任王天展说。
促进双方科技、经贸合作
李芳参加了2017年K2H项目,不久前刚回到玉环。在研修结果报告书中,她提出希望能够展开具体的经贸合作。
玉环和唐津都是临海城市,产业结构也有相近的地方,有很大的合作潜力。“但是想立即促成具体的商贸往来不是那么容易,我们之前尝试了几次,都不太成功。这几年正在捋清彼此的思路。我们是抱着一个长期交流、在交流中寻求合作的心态。互派公务员正是一个能更深入敏锐地捕捉到双方合作机会的机制。”王天展说。
这一点在河北邢台得到了验证。
2009年,邢台与韩国华城成为友好城市。2011年起开始互派公务员。2016年,吴志磊通过选拔赴华城挂职。和一般公务员挂职一年不同,他一待就是两年。
“我曾在韩国留学五年,语言上有便利。”吴志磊赴韩挂职前是邢台市城市管理局环卫处科长,因此对城市建设方面的合作更为关注。
邢台正在建设智能城市平台,数字化城市管理中心必不可少。“通过监控、传感器等,减轻人力负担,让城市管理智能化、更高效。”吴志磊解释了数字化城管中心的意义。
韩国的智慧城市建设起步相对比较早。“华城东滩新区在做智能新城方面比较突出。比如哪个地方漏水了,传感器直接传到数字化平台,在人还没有发现之前就可以把这个问题处理掉了。不会等水已经漏到影响交通出行再有人通知管理部门。”立足于本职工作,吴志磊积极翻译双方所需材料,促成签署友好合作协议。目前双方的城市管理部门已经会谈过两次,今后如需要技术支援,双方的直管部门可以直接沟通推进。
但并不是只关心自己工作相关的内容就完成了任务。“到了友好城市,对方通常会安排我们到十几个部门轮岗,而且都在一线,能亲身经历当地地方治理。”不论是玉环的四位挂职回国干部,还是吴志磊,他们都很有感触。
华城因为东滩新区的建设,成为了发展潜力比较大的城市。近10年来,人口由30万增长到72万。而邢台的产业新区——邢东新区同样是河北省的重点开发新区。现在双方达成了意向,结交友好新区,借鉴彼此的优势优点。“比如东滩新区发展汽车产业,我们邢东新区有生产汽车配件的企业,就可以直接合作。预计六月,东滩新区会来邢东新区举行一个投资洽谈招商说明会。”正是为了将正在推进的工作进一步落实,吴志磊延期一年回国。
邢台是内陆城市,没有港口,也没有直飞韩国的航班,风土人情与华城也并不相同,“双方企业自发合作相对比较难,更多需要外事部门、互派公务员去推进、促成。”这位获得华城市市长亲自授予奖项的公务员这样看待赴韩挂职的意义。
适应新形势下公务员队伍发展需要
K2H项目只是很多跨国挂职项目与形式中的一个。
2013年,上海把“加快在实践中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列为市委“一号课题”。随着年轻干部大调研开展,上海建立起市级机关和区县、乡镇干部双向交流平台,为年轻干部补上基层经历这一课,但这并不能完全满足上海对优秀年轻干部的要求。国际化的上海还需要通晓国际通行规则的人才。
上海市委决定选拔一批年轻干部沉到海外“基层一线”去,提升干部在国际舞台参与合作与竞争的实战能力。
上海市市长国际企业家咨询会议为这一决定提供了落地项目。2013年上海市首批选送优秀青年人才到市长咨询会议成员海外总部实训工作启动。承担实训工作的公司包括正大集团、安永会计师事务所、汇丰集团、普华永道等。来自上海市委组织部数据显示,2014年至2017年,已有4批36名年轻干部到跨国公司海外总部实务培训锻炼,其中10人已被提拔使用。
怎样将跨国挂职干部所学习到的经验做法总结沉淀下来,各地都在探索总结。
玉环的做法是行前交流、挂职中汇报、回国后“头脑风暴”。“每一批干部去韩国之前都会和此前去过的人交流,每一年的起点都更高,工作的重点也不一样”。王天展详细介绍:“除了K2H项目所要求的研修报告外,我们还要求挂职干部每个月都要交一份工作中的见闻,每半年有一份总结。”回国后,组织部、外侨办会组织先后赴韩挂职的干部进行“头脑风暴”,共同研究实际可用的经验。
“两国、两市之间虽然政治体制、发展阶段不同,但是有一些问题是共通的。比如公车管理问题、垃圾处理问题,有一些经验是可以拿来就用的。”吴志磊结合城市管理中的具体工作举例。2016年玉环派遣到唐津挂职的阮悠雅则对唐津文化工作印象深刻:“拔河节是唐津比较重要的节日,他们有拔河博物馆,丝绸有博物馆,甚至缝纫机也有博物馆。”当前各地都在打造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她认为唐津这种对于文化的细致挖掘值得借鉴。
“即使没有取得立刻能转化的经验、立刻能上马的项目,政务互派的效果仍然是访问、培训等达不到的。”玉环第一批赴韩的公务员王涵认为,挂职能够直接深入地观察当地政府的运作方式,对于基层公务员来说,拓宽了工作思路,培养了国际视野,对于今后的工作都会产生积极影响。
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管理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副主任刘旭涛认为,跨国挂职应该提倡。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我国政府职能不断更新,因此建立一支且能够适应新形势发展要求的公务员队伍是保证行政管理高效运转的基础。公务员跨国挂职是与他国的深层互动,这一过程不仅提升了公务员的能力、开阔了眼界,有助于政府间的交流,同时展示着中国形象,传递了中国声音,让更多人真实可感地了解中国。
(本报记者 陈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