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本版刊登了文章《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刻不容缓》,引起了科技界的广泛讨论。高校具有人才资源丰富、学科门类齐全、科研力量雄厚、对外交流广泛等特点,是发展基础科学研究、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阵地。在国家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背景下,高校作为我国科技工作的主力军之一,必须肩负起应有责任,不断加强基础科研工作,大幅提升原始创新能力。那么,高校在基础研究方面有哪些优势?要注意什么问题?本期,我们请北京交通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宁滨撰文谈谈感受。
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构筑基础科研高地
未来中国的科学研究更加强调原始性、前瞻性、引领性创新,注重新思想、新方法、新原理、新知识的源头储备。高校应充分发挥自身学科、科技、人才、信息等方面的综合优势,通过科学的顶层设计与资源配置,推动各类创新要素的深度融合,使高校成为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策源地。
一要大力建设高水平的基础科研平台基地。积极推进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学科交叉国家研究中心等高水平平台基地的培育与建设。充分发挥高水平平台的集聚效应,依托平台汇聚优质创新资源,承担重大科研任务,产生有影响力的原创成果。主动对接国家基础研究布局,在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家科技创新中心等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二要大力培育高水平的基础科研人才团队。改革完善人才育、引、留机制,依托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计划,培养汇聚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端人才,组建若干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协同创新团队。建立对创新团队进行稳定支持的倾斜政策,鼓励潜心开展持续的基础科学研究与探索。进一步加强人才梯队建设,大力培养中青年和后备科技人才,保证研究投入与成果产生的连续性。
三要大力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创新。打破传统壁垒,跨学院、跨学科组建符合大科学时代科研规律的科研组织,促成多学科协同攻克复杂的综合性问题。借助“双一流”建设的有利契机,完善学科布局,凝练重点发展领域和优先发展方向,鼓励学科交叉与学科融合,大力推进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之间的前沿交叉研究。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优基础科研环境
高校有独特的制度环境与校园文化,这是开展科学研究、产出创新成果的特殊土壤。在不断加强基础科研工作的过程中,高校应积极建设与高水平基础科研工作相适应的制度体系,努力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和保护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环境,充分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潜力。
一是推进科研组织模式创新。积极构建人才、团队、平台、项目、成果五位一体的科技创新保障体系,推动形成资源共享、学科交叉、人才流动、技术合作、政策激励的创新环境。大力促进高校与企业、创客等各类创新主体协作融通,促进源头创新、技术研发、产业化应用的紧密结合。
二是深化科研项目和经费管理改革。尊重科学研究规律,立足高校实情,进一步完善科研项目组织,把握项目申报、评审与决策等环节,做好有组织科研。简化科研项目和预算审批流程,落实科研人员的经费使用自主权,切实做到“让经费为人的创造性活动服务”。
三是完善科技分类评价机制改革。结合基础科学研究特点和规律,兼顾好质量和数量、绩效和潜能以及不同学科的特点,均衡考量创新质量和学术贡献,设定科学的基础研究成果分类标准、评价指标和考核标准,并将分类评价结果与考核评聘、晋升晋级、资源配置挂钩。在科学设计评价标准和评价程序的同时,积极营造公开公平公正的评价环境,为基础研究与原创研究创新者提供应有的荣誉和回报。
立足根本任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创新实力的竞争,归根到底还是人才竞争。高校作为人才第一资源和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的结合点,应当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各类创新要素的育人功能,培养造就能够发挥创新能力、解决复杂问题、应对全球性挑战的新型人才,为国家提供一流的基础科研工作者与后备人才队伍。
一要推进科教融合。注重把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构建与学科前沿理论和行业先进技术接轨的教学内容体系。持续探索科研、学科、人才相融合的实验平台建设机制和模式,将丰富的科学研究资源转化为人才培养优势。
二要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深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充分发挥高校的学科优势和企业的实践优势,围绕前沿科学问题与重大工程需求进行科研与工程实践。将企业生产研发全过程、工程项目生命全周期等作为学生学习环境,从而实现专业教育与行业基础科研需求的有效对接。
三要突出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培养。加强思维引导与启迪,鼓励学生深入思考科学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鼓励学生特别是研究生在国家重大科研与重大工程项目中凝练研究方向,不断提高自身创新能力。将创新创业教育进一步融入人才培养体系,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在校园中大力弘扬科学精神与创新文化,扶持和鼓励学生成立学术创新类社团,提高创新创业类竞赛的参与度和影响力,不断激发学生科研创新的热情。
总之,加强基础科学研究,是高校的机遇、责任与使命。我们要做好顶层设计,瞄准国家重大需求和学科前沿做好部署,统筹好基础科学研究、平台建设、人才培养,持之以恒,久久为功,产出更多的原创性成果和创新型人才。
(作者:宁滨,系北京交通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