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国宝会说话》解说词摘登】
这是内蒙古翁牛特旗发现的神秘玉器,雕刻的动物,鼻头上翘,眼睛微凸,颚下有网格状的纹理,颈背上似鬣毛,有飞腾的动感,造型简素,玉质温润光洁。五千年前的风早已止息,而它还保留着在风中的姿态。
之前在三星他拉村也发现一件相似的青玉器,被认为与中国传说中的龙有许多契合之处,因而获得了“中华第一龙”的称誉。
两件玉龙都出现在内蒙古赤峰附近,这里是辽河流域一个古聚落遗址,五千年前的人类,创造了红山文化。那是自然和人类彼此直面的时代,生命和心灵以及全无杂念的想象,在双手中表达和传递。
红山文化出土了大量的玉器,古朴、稚拙、简约、厚重。玉猪龙是其中最为常见的神秘形象,在红山文化中已是一个成熟而重要的标志。
其实,比红山更早的兴隆洼文化遗址已发现有猪龙崇拜的陶片摆放造型,仰韶文化中也有龙虎贝壳陪葬坑。地理空间相距遥遥的文明,竟具有相同的感应和灵犀。龙被描绘为几种动物复合而成的神兽,海阔天空中仿佛万物同源。这样的形态也与中华多民族大融合相呼应。
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我们是龙的传人。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组成了龙的鳞片,舞动出中华文明的姿态。龙,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独特的标志性符号。
龙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呢?我们把玉龙在不同时代的形象演变串联起来,试图追寻它的足迹。
玉龙形象的演变,体现了历代审美风尚的继承和延续。龙的形象回归到蜷体的玦,这个蜷曲仿佛婴儿在母体内的形象,成为几乎最古老的器物雏形。这是个体生命被孕育的开始,也是文明被孕育的开始。
有时,我们会对着光源去看玉,就像五千年前的先民一样,看它的清澈和透明,看它挺直的脊梁,在空中跃起。这块玉,成为我们身体延伸到空中的部分,在时光中飞翔、起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