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8年04月23日 星期一

    书香中国更可期

    ——写在第23个世界读书日之际

    作者:本报记者 李苑 孙嘉靖 《光明日报》( 2018年04月23日 08版)

        图①:河北邯郸市邯山区实验小学开展“我读书我快乐”主题活动,引导孩子们多读书、读好书,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照片均为新华社发

        图②:市民在安徽合肥市瑶海图书城内选购书籍。照片均为新华社发

        图③:4月22日,河北石家庄首届“地铁书香 乘读有益”读书日公益活动启动。在石家庄地铁博物院站,乘客手拿免费发放的书籍在交流。照片均为新华社发

        作家梁衡常讲起季羡林的《牛棚杂忆》和杨绛的《干校六记》中的内容,身处逆境,这些学者从未放弃读书,因为“只要有阅读,人就不会倒,不会老”。

        “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总编辑韩敬群借陶渊明《读山海经·其一》的诗句,表达自己的阅读心境:没有功利、不含机心,读书就是生命最自然、滋润而闲适的状态。

        韬奋基金会理事长聂震宁说,阅读力是一个人的学习力、思想力和创新力。“全民阅读,特别是深阅读,是国民素质提高的正途,怎么提倡都不为过。”

        全民阅读在中国走过了12年历程,这期间文化立法工作稳步推进,“书香中国”系列活动每年吸引8亿多人次参与,出版精品力作成为行业追求。如今,“读不读”“为何读”再不是问题,人们更加关注如何更好地发掘阅读的乐趣,将全民阅读引向深入,让善读之风深入民族骨髓。

    文化立法:全民阅读有了主心骨

        未来的某日,人们回顾全民阅读的来时路,一定会因文化立法的“风景”而心潮澎湃。为文化立法,为阅读护航,都是为民族精神巩固主心骨。

        2016年12月,我国首个全民阅读规划——《全民阅读“十三五”时期发展规划》发布,首次明确全民阅读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随后,2017年3月1日,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正式施行,2018年1月1日,公共图书馆法正式施行,都对开展全民阅读提出明确要求。《全民阅读促进条例(送审稿)》已经提交国务院等待审议。

        近年来,江苏、湖北、辽宁、四川、吉林、黑龙江、深圳等多个省市先后颁布了地方全民阅读立法,将全民阅读纳入法制化轨道。

        党的十八大报告、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全民阅读纳入国家文化发展战略。全民阅读对于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文化支撑的重要作用更加凸显。

        “文化立法的进程,直接推动了全民阅读的发展。”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国民阅读研究与促进中心主任徐升国表示,公共图书馆法要求公共图书馆把全民阅读作为重要功能,意味着图书馆要从藏书、管书为主,转向提供阅读服务为主;而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则要求地方政府把全民阅读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保障体系建设中,这也为一些社会组织参与全民阅读建设提供了机会。

        徐升国期待着,在越来越多的政策和法律支持下,全民阅读工作会有更大的突破和创新。

    氛围营造:阅读活动更“走心”

        在政策的支持下,书香渐浓。

        当下,我国的所有省份都已经开展了全民阅读活动,其中400多个城市常设读书节、读书月等。“书香江苏”“书香荆楚”“南国书香节”等活动,均成为当地品牌活动;“北京阅读季”以“阅读点亮中国梦”为主题,打造“六位一体”综合服务平台,推进书香首都建设;“书香新余”则全面实现了6个街道44个城市社区“幸福书屋”全覆盖。

        “以前的工作更多是在营造阅读氛围,但如今愈发‘走心’,阅读服务也趋向日常化、精准化、专业化。”徐升国说。比如妈妈读书会的阅读推广人培育项目,使越来越多的家长意识到阅读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一系列面向西部、面向农村的送书活动,也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享受到阅读的乐趣。

        “一个社会的阅读力,就是这个社会的学习力、思想力和创新力,更是这个社会的凝聚力、幸福力、竞争力。阅读是我们社会发展最重要的基础之一。”聂震宁说。徐升国相信,通过这些有力举措,全民阅读更加轻松地贴近读者生活、更加深刻地洞察读者需求,让读者真正感觉到,阅读就在身边,阅读使我快乐。

    优质内容:传统出版、数字出版都要精品化

        推动全民阅读最主要有三项工作:一是激发大众阅读兴趣;二是提升阅读能力;三是最重要的,就是向大众推荐优质读物。

        “读好书,就像与良师益友打交道,可以启迪心智、陶冶情操,真正达到开卷有益的效果。”韩敬群认为,好书的生命力非常持久,比如路遥的《平凡的世界》每年发行量近百万套,霍达的《穆斯林的葬礼》近40万册。十月文艺出版社一年出版新书不过五六十种,却可以在市场竞争力方面稳居全国前列,由此也可证明精品出版的重要意义。

        “真正的好书不会没有市场,没有市场就是书没有做好。”商务印书馆营销中心主任何光宇表示,商务印书馆把出版传世精品作为自己的价值追求,注重夯实自身最擅长的领域,比如中外学术经典、传统文化典籍、语言文字类等。此外,还会着眼于学术思想的大众化表达,适当向可读性强的大众文化阅读延展,比如自然类和博物类图书已成为深受读者欢迎的产品线。

        如今,随着数字阅读的兴盛,在提供优质内容方面,数字阅读出版企业也责无旁贷。2014年,掌阅成立“掌阅公版”项目组,对传统文化经典进行内容选择、编辑、注释、排版和封面设计,现已上线《史记》《诗经》《红楼梦》等200余本,总下载量超7000万次。同时,掌阅还引入了《围城》《乔家大院》《繁花》《哈利·波特》《冰与火之歌》等多部国内外著作。掌阅创始人张凌云表示:“数字阅读企业更要坚持正版内容,坚持弘扬和传播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坚持关注青少年的成长,积极践行推广全民阅读的社会责任。”

        无论是传统出版还是数字出版,提供精品内容、推动全民阅读已经成为行业共识。尽管全民阅读还存在一些问题,但瑕不掩瑜,书香中国建设的未来,更可期。

        (本报记者 李苑 孙嘉靖)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