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近代蜀学大家吴之英逝世100周年,四川大学近日在雅安举办“吴之英与蜀学”学术研讨会,以弘扬吴之英学行,发掘蜀学宝贵文化遗产。
吴之英先生(1857—1918),字伯朅,四川雅安名山人,近代著名经学家、教育家、书法家,著有《寿栎庐丛书》等。谢无量先生评价说:“自王伍以还,为人范,为经师,试问天下几大老?后扬马而起,有道德,有文章,算来今日一名山。”
本次学术研讨会围绕“吴之英研究”“文化建设研究”“蜀学研究”等三大议题展开。
在吴之英研究方面,吉林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陈恩林教授作了《吴之英先生〈仪礼奭固卷一〉评析》的发言,指出尽管“筮日”一节有些纰漏,但总体解释是完备和精练的,是一项独特的礼学成就。陕西师范大学刘学智教授将近代陕西人刘古愚与四川人吴之英进行对比,认为二人在传统的经学方面造诣颇深,同时又提倡新学,投身维新变法运动,在变法失败之后则长期从事国学教育。清华大学廖名春教授注意到了吴之英系列经学著作名目中频繁出现的“奭固”一词,对之进行了考释,认为其渊源有自,破解之关键,在于《雅名奭固》一书。山东师范大学王钧林教授对吴之英在经学方面的贡献予以了充分肯定,认为吴之英关于《仪礼》的三部代表作,不惟撰述难度较大,而且在解析与图录方面均有独特的建树。山东大学颜炳罡教授从哲学角度切入,总结了吴之英的三个思想特质:以儒为本、以法为用,中体西用,以学济世。西南财经大学潘斌副教授从名物之考证、礼制之考证、礼意之阐发三个方面对吴之英《仪礼》学的内容进行了梳理,发现其继承并发展了自郑玄以来的治经传统,在图谱方面亦有自身的特点和价值。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杨世文教授将目光投注于吴之英与廖平早年为学生们合著之经学入门书籍《经学初程》,从治学的态度、基本功、顺序等方面详细梳理了二人有关治经学的主张,并认为相关认识成了近代巴蜀经学特色形成的标志。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吴洪泽副研究员以时间顺序为线索,从文献整理、生平事迹、学术交游、《礼》学与蜀学成就、文学与教育学成就、书法艺术、文化主题等七个方面,对有关吴之英的既存研究进行了述评。雅安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四川农业大学客座教授蒲朝龙从爱国、维新、育才三个角度,强调了传承吴之英文化、弘扬吴伯朅精神的重要性与意义。吴之英曾孙吴洪武先生对党和政府的支持、关心表示感谢,也对与会专家致以谢意,并提出了三点建议与期望:成立吴之英研究会、出版会议论文集、继续搜集有关吴之英的文物与材料。
在文化建设研究方面,湖南大学朱汉民教授表示,蜀学与湘学,不仅相似,而且具有很强的相关性,亟须整合地方与省级相关学术资源,将地域学术与地方文化建设结合起来。河南师范大学吕友仁教授对学界有关魏了翁《九经要义》是否删除唐人《九经正义》中谶纬之文的问题进行了考察。美国斯坦福大学研究员谢幼田以成渝两地的士风差异为切入点,分析了两地的清末读书人在救国道路上所做的不同选择。拉脱维亚大学鲍葛薇教授向在座学者们介绍了该国汉学研究的历史演变与当下现状。甘肃省社科院张正春研究员从历史变迁的角度考察了蜀学的贡献,并建议在纂修《儒藏》时应考虑道家学说的影响。
在蜀学研究方面,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舒大刚教授从家族文化的角度切入,梳理了自汉代以迄近代四川地区的知名家族,指出这些世家以出人才、出思想、出文章而蜚声全国,影响后世,其成功之道与系统而优秀的家教、家训密切相关。日本学习院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研究员王瑞来教授以“蜀道通天下”为题,考察了作为南宋理学大家的蜀人魏了翁如何光大、推广蜀学的史事。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尹波教授选择了南宋时期著名诗人陆游为考察对象,分析了入蜀的经历对于其诗歌创作的影响。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特聘副研究员陈长文将目光聚焦于明代四川新都杨氏之科第与事功问题,并着重考察了杨氏家族兴衰背后的原因。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特聘副研究员郭懿仪从成书过程与校注特色出发,介绍了张森楷所著《史记新校注稿》的学术价值。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研究馆员霞绍晖以何绍基、吕调阳为例,对于近代早期蜀学与湘学的互动关系进行了重新审视。
(作者:廖文辉、郑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