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8年04月17日 星期二

    西北大学涵养文明自觉

    久入芝兰之室而自芳

    作者:本报记者 张哲浩 杨永林 本报通讯员 张航智 《光明日报》( 2018年04月17日 04版)

        【文明校园巡礼】

        作为一所文化积淀深厚的百年知名学府,如何让校训、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和现代文明新风像空气一样弥漫在校园的各个角落?西北大学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他们的追求、情怀和担当。

        “西北大学的百余年历史,淬炼出了历久弥新的大学精神。特别是我们的校训——‘公诚勤朴’,凝聚着西北大学的精神与灵魂,是西北大学独特的精神标识,是滋养了一代代西大人成长的文化沃土,是校园文明的鲜亮精神底色。”西北大学校长郭立宏动情地说。

        西北大学党委书记王亚杰满怀信心地说:“现在,我们正在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魂聚气,让文明成为一种自觉习惯、一种大学文化,让文明校园的‘西大气象’得到充分彰显!”

    好老师传承校园文明

        在西北大学,有两位耄耋老先生至今依然活跃在教书育人一线,并受到90后年轻人的热情追捧。一位是85岁的著名数学家王戍堂先生,另一位是年逾九旬的著名历史学家、思想史家张岂之先生。

        每周三和周日下午,王戍堂总要如约来到教室,义务为学生们上课,与一批又一批年轻人探讨“科学就是奉献”的话题。“我希望通过教学,把自己以往的学习经验和过去年轻人的精神状态传递给如今的学生。”王戍堂说。而张岂之每一学期都会走进“西北大学侯外庐学术讲座”的现场,为师生们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1984年面向全校师生开设“可爱的祖国”系列讲座算起,在他的推动下,西北大学已坚持34年系统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激励了几代西大学子主动亲近传统文化、领略思想智慧隽永之美。“虽然我已经90多岁了,但我一定会用剩下的时光,把更多的中华传统文化的研究心得,送给全国的读者们。”谈及想法,老人情之切切,风骨依然。

        在西北大学这所百年学府,像王戍堂、张岂之这样率先垂范、身体力行,默默地在一方讲台上坚韧而持续地书写治学故事,像标杆与风帆一样指引着万千学子感受、诠释、传承着“文明”的高贵品格的老先生,还有很多很多。

        在西北大学侯伯宇先进事迹展览馆,“缅怀西大先辈”主题活动正在这里举行。记者和师生们一道,站在侯伯宇先生塑像前,聆听先生的先进事迹,心情久久难以平复,现场不时有师生落泪。作为著名理论物理学家、“侯氏理论”的创始人,“攻坚克难、勇攀高峰,精心育人、甘为人梯,顽强拼搏、不畏挫折,朴实无华、淡泊名利,爱党爱国、矢志不渝”,是侯先生一生的真实写照,更是西北大学和全社会的宝贵精神财富。

        “正是在这种精神的照耀下,西北大学先后涌现出了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张国伟、陕西省岗位学雷锋标兵耿国华等优秀教师群体,他们扎根西北、潜心育人,引领着文明校园的高尚师德。”西北大学党委副书记孙国华说。

    大学精神滋养校园文明

        诞生于抗日战争时期的西北大学校训,彰显着“天下为公”的家国情怀、“不诚无物”的优秀品质、“勤则不匮”的责任担当、“抱朴守真”的价值追求。

        “通过长期、系统的精神引领和潜移默化,我们让大学精神在师生的头脑中不断萌芽壮大,启迪智慧、厚植德行、成风化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达到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的效果。”西北大学副校长王正斌说。

        新学期,每一名走进学校的西大学子,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镌刻在一方巨石上的“公诚勤朴”四个朴实而厚重的红色大字。在校史馆、在城固办学旧址,在王戍堂、张岂之等先生的课堂里,在侯伯宇先进事迹电影里,在全国道德模范龚全珍校友访谈录里,在“最西大学子”颁奖典礼上,西大精神都如一掬清泉润泽着师生的心田。

        每一年的毕业季,西北大学的每一名毕业生,都会收到母校赠送的一方蓝田玉印章。蓝田玉“质本洁来还洁去”的质朴与“公诚勤朴”的精神不谋而合,玉的侧面镌刻着校训,底部刻有每一名毕业生的姓名。离校之际,毕业生们都会手持印章,将姓名盖在象征着母校办学历史的长卷之上,让“恪守精神传统,实现人生价值”的约定在长卷上永久定格。

        每一届的迎新晚会、毕业音乐会,西北大学师生排演的校园文艺精品节目——《英雄如歌》都会如期上演,献身祖国石油事业的杨拯陆、知识分子的楷模罗健夫、舍己救人的烈士郭峰和侯伯宇、龚全珍等师生先进典型群体的事迹被一次次再现,西大精神被具象为可感知、可学习的鲜活事例,成为西大学子一生眷恋的力量源泉。勇救落水老人的西北大学孙文睿同学说:“母校精神的潜移默化,为我的精神世界打上了爱祖国、爱人民的烙印,给了我见义勇为的勇气和底气。”

        这就是大学精神的力量,这就是西大精神的滋养,引领师生始终保持高远的追求,在奉献社会中体悟大学精神、传播校园文明。

    先进思想引领校园文明

        西北大学思政课微信平台“思想者之家”,曾有一条名为《假如马克思也有朋友圈》的推送,引发了师生们的广泛关注。一脸大胡子、满脸深刻严肃的马克思,在朋友圈里“展示”了自己的思考和坚持、时时困窘的生活、温馨的爱情和家庭、与恩格斯等人之间感人至深的友情,还有对待对手的毫不妥协。马克思的生活故事,使同学们了解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图景,触摸到了马克思主义的“温度”。

        西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倡导推广的“叙事式”教学法和“反转课堂”,以“讲好故事,说清道理”为逻辑,在老师的指导下追溯、探索故事的指向以及蕴含的理论原理,由学生讲经典故事、历史故事、现实故事和身边故事,引发思考和讨论,这样的教学方式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们表示:“理论原理是通过感受、学习和思考,和老师一起‘找到’的,而不是‘硬塞’给我们的。一条条枯燥的原理与现实结合起来,变得有了生命,自己也由一个被动的学习者变成了一个主动的学习者。”

        西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王强教授说:“思政课教学不仅要给学生传授知识,更要帮助学生树立信念,开展‘叙事式’教学和‘反转课堂’。这不仅能激起同学们追索知识的热情,更有助于他们从内心深处真正认同、接受马克思主义。”

        在这样的上课方式的推动下,西北大学学生自发成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青年研习社”和“红桅杆”理论学习社团,成为全校学生学习党的创新理论的有力倡导者。

        据统计,西北大学95%以上的学生参加过志愿者服务活动,68%以上的同学能坚持经常参加,60%的学生参加了志愿者服务社团。师生中涌现出了全国优秀志愿者、建功立业先进典型、“四个最美”志愿服务先进典型、青年五四奖章集体等青春榜样,彰显着先进思想的强大生命力。

        (本报记者 张哲浩 杨永林 本报通讯员 张航智)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