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8年04月15日 星期日

    在都市遇见“桃花源”

    ——上海城乡公园建设掠影

    作者:本报记者 颜维琦 曹继军 《光明日报》( 2018年04月15日 10版)

        金山城市沙滩。光明图片

        闵行浦江郊野公园。闵萱摄/光明图片

        金山廊下五彩森林。何洁摄/光明图片

        宝山吴淞炮台纪念广场。本报记者 闫汇芳摄/光明图片

        金山廊下镇光明村金石公路两侧的油菜花。本报记者 闫汇芳摄/光明图片

        虹口北外滩郁郁葱葱。光明图片

        陆家嘴中心绿地内正在写生的老人。本报记者 闫汇芳摄/光明图片

        静安雕塑公园。本报记者 闫汇芳摄/光明图片

        这里或许是最不像公园的公园。走在上海金山廊下镇,农区和景区、田园和公园,没有明显的边界,不知不觉中,就进入了郊野公园的“领地”。廊下人自豪地说:这是一个“留心”的地方,城市人称这里为“精神老家”。在上海,21座这样“留心”的郊野公园正在规划建设中。

        作为拥有2400万常住人口的国际大都市,上海在城市功能不断优化提升的同时,面临着土地资源紧约束和生态游憩空间不足的压力。为此,上海规划建设了一批郊野公园,大力推进以郊野公园为重点的大型生态环境和公共空间建设。这是上海贯彻落实中央生态文明战略、全面提升生态环境的重大举措。

    廊下郊野公园:

    一个镇就是一座大公园

        沐浴在阳光中的青草,散发出明媚的气息。桃花烂漫、海棠娇艳、郁金香矜持、油菜花热情,田野那头,粉墙黛瓦观音兜时隐时现。一个镇就是一座没有围墙的大公园。

        在廊下,莲湘馆、土布馆、百果园、小木屋、水上集市、马术农庄,星星点点散落乡间。你会和廊下人家、水岸花语、密林探幽、农家菜园、田园牧歌、金桂飘香、五彩森林、智慧农业等“廊下十景”不期而遇。

        廊下,因“姚家廊下”得名。据传,明代刑部尚书姚士慎告老回乡后,在宅院门前建起一条跨街长廊,为当地百姓遮风挡雨,其后往来客商聚集于此,初具集镇雏形。

        而今,作为上海首个开放的郊野公园,这里将原生态的农业资源和自然村落有机结合,立足“农”字特色,串联起农耕文化、特色民俗和旅游资源,再现江南水乡风貌,成了都市人的“桃花源”,孩子们的“外婆家”。

        廊下人说:乡村,我们的天与地。无论走多远,我们都是乡村的孩子。

    浦江郊野公园:

    84座小桥构筑水乡美景

        位于闵行区的浦江郊野公园,是先期建设试点的7个郊野公园之一,定位为近郊都市森林型郊野公园。河道蜿蜒,野花茂密,白鹭翩翩,落叶徐徐,原有的水系、绿地、片林、涵养林等自然生态资源得到了保护,同时以“宜水则水、宜农则农、宜林则林”为原则进行优化提升。

        浦江郊野公园里,只见姚家浜、红卫河与大寨河交错缠绕,84座桥梁使之与周边水系贯通连接。作为上海9个湿地生态修复项目之一,园内5.9公顷生态湿地不仅强化了生态修复和水土净化功能,也成为鸟类栖息的天堂。

        黄浦江边,水岸、步道、森林、繁花,使这条滨江岸线变得美不胜收。公园里,还有杜行古镇和散落的自然村落,有一座始建于宋代的长寿禅寺,还有一串散落在乡间的地方文化名人故事,让这片郊野空间更加古朴,富于野趣和生机。

        绿意在生长,城市的“呼吸”更加自如舒畅,繁华都市有了更多熨帖心灵的柔软之地。

    吴淞炮台湾国家湿地公园:

    废弃钢渣上看浪花奔涌

        上海宝山,长江与黄浦江的交汇口,一片废弃的钢渣上建起了吴淞炮台湾国家湿地公园,将一块保存完好的天然滨江湿地呈现在市民面前。潮沟、波痕、陡坎等淤泥质潮滩地貌,与长江口特有的动植物资源特别是迁徙水鸟,构成了绚丽多彩的河口湿地景观。

        20世纪60年代,上钢五厂炼钢产生了大量的废钢渣,陆续回填后形成湿地公园的陆域部分。2005年,地方政府为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在此规划建造湿地公园。经过多年建设,方成如今的国家湿地公园。这块土地也由此成为产业用地再生和再利用的典范,展现出“环境更新、生态恢复、文化重建”的示范意义。

        这里曾留下中国海运史上第一座官建航标。郑和下西洋时,船队自浏河港出发经吴淞口出海,“宝山”烽火是重要航标之一。公园西南角是著名的吴淞口,上海的“水上门户”,因清政府借地形建成水师炮台,得名“炮台湾”。这里还留下了孙中山从事革命活动的足迹,孙中山先后27次来上海,多由水路进出,吴淞口码头是他频繁活动的地点……在曾经的钢花四溅之地,坐看浪花奔涌,不由人不生出思古抚今之情。

    大小公园随处可见

    城乡绿网正在织成

        东海边,奉贤海湾国家森林公园满目春色,花开万朵。鹦鹉洲,从荒野滩涂变身生态湿地,镶嵌在金山滨海岸线。崇明岛上,东平国家森林公园、东滩、明珠湖、西沙湿地让人忍不住奔跑着拥抱自然。在城市中心,大大小小的公园、绿地随处可见,一转角,一抬眼,或许便能和一抹绿色相遇。

        中山公园、鲁迅公园、上海植物园等,一批老公园升级改造,完善设施和功能,凸显园景特色。2016年,百年中山公园开启全年无休模式,成为申城首座24小时开放的公园。月华初上,灯火闪烁,荷花池边水声呢喃,凉亭檐下笑语浅唱。微风轻拂脸颊,吹走人们工作一天的疲惫。

        苏州河边,绿带的春日絮语,是济慈的十四行诗篇,叫人停留,惹人沉醉。在长宁区,今年元旦开放的苏州河健身步道串起中山公园和虹桥河滨公园,市民可以在这里漫步、健身,感悟生命的力与美。

        静安雕塑公园、共青森林公园,都是孩子们的快乐园地,在这里可以体验自然的伟大、生命的神奇、生活的乐趣。随着黄浦江45公里滨江岸线贯通开放,黄浦江滨江绿地系统基本形成,越来越多的市民和游客在浦江两岸开启“发现之旅”,发现身边的历史,发现身边的故事,发现身边的美好。

        在上海虹桥商务区核心区,一栋栋新建楼宇形成了立体的“都市绿林”。虹桥绿谷广场,“见缝插针”的屋顶绿化成了别样景观,层层叠叠的桂花树更是一景。待到秋日,空气中尽是桂花的甜香,最能体会“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的感觉。

        工业区转型增绿,建设楔形绿地、大居结构绿地、外环绿带,新建改建“口袋公园”,推进生态廊道、城市绿道、立体绿网建设,完善城市公园和郊野公园体系……上海深知,绿色是城市中每个人应当享有的财富,是国际大都市最亮丽的一抹色彩,也是留给这座城市和未来的财富。

        (本报记者 颜维琦  曹继军)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