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处理垃圾是现代社会的一大问题。位于欧洲西南部的国家斯洛文尼亚近年来在农村倡导生态生活,推行先进的垃圾管理和处理经验,取得了很大成效。
要想减少垃圾对社会的影响,首先要从源头上进行控制。斯洛文尼亚人口有200万,首都卢布尔雅那人口20万,大约有100万人口生活在农村地区。但是,斯洛文尼亚的农村与城市之间大多有发达的交通网络,因此农村并不缺乏物资供应。斯洛文尼亚倡导生活在农村的居民采取“零废料”的生活模式,从源头上减少生活垃圾和生产垃圾的产生。具体来说,就是倡导农村居民在自家的土地上种植蔬菜和水果,在购买食品时多选择有机食品。同时,斯洛文尼亚本国的农业和畜牧业比较发达,很多农牧产品的生产就在农村进行,这样一来,部分生产废料就可以在农村直接再利用,减少了浪费和对环境的影响。同时,斯洛文尼亚对农牧产品的包装、运输和销售都采取适量原则,不过度包装,追求自然,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据了解,欧盟国家平均年人均垃圾产生量是550公斤,而斯洛文尼亚只有350公斤。
除了减少垃圾的产生,对垃圾严格的细化管理也是斯洛文尼亚农村实现环保的一大重要因素。虽然在斯洛文尼亚的农村,人口分布比较分散,但不管是在小镇的聚居区,还是在偏僻乡间的小路旁,都可以看到不同颜色的垃圾桶和垃圾箱。一般来说,有三种不同颜色的垃圾桶来让人们对垃圾进行分类。一种是食品垃圾,一种是可降解的包装垃圾如各种纸品,还有一种是含有微量毒素以及塑料等物质的垃圾。另外,还会有一个小罐子专门收集废旧电池。在一些市镇的商店里,还有专门的玻璃瓶和塑料瓶收集机器,民众会将饮料包装投入到这些机器中,并能够获得一定的现金补贴。垃圾的分类投放是斯洛文尼亚对国民从小学就开始进行的一项教育内容,目的就是让儿童从小了解垃圾分类管理的重要性和如何对垃圾进行分类。除了让民众在投放垃圾时分类管理,政府在农村收集垃圾和运输垃圾的过程中也都遵循相应的分类原则,使用垃圾车的不同区域来将这些不同的废物分类管理。
斯洛文尼亚农村通过不断提高垃圾的再循环利用率,减少最终填埋的垃圾数量。据统计,目前斯洛文尼亚已经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垃圾能够做到完全循环处理而不进行填埋。比如饮料的包装瓶,是由民众直接分类投放的,所以工厂可以直接回收并制作成新的包装品。同时,斯洛文尼亚政府还在全国不同的农村地区投资建设了一些纸品厂,生产完全可循环的纸质品,再将生活中产生的纸制品垃圾直接发放给这些工厂作为原料,形成纸品循环的闭环。
对于垃圾的循环利用还需要考虑到安全因素。以食品垃圾为例,由于大多数是有机食物,斯洛文尼亚从农村收集来的食品类垃圾经过再次分类和筛选后,可再次供给农场使用。但是,这些垃圾中的肉类一般不再循环用作动物饲料,以免产生疯牛病等基于病毒二次传播的疫病。
总体来说,斯洛文尼亚政府通过合理的规划、严格的管理以及对民众的早期教育,已经在农村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垃圾管理系统方案,成为欧盟认定的具有极高环保等级的典范并予以推广。
(本报驻贝尔格莱德记者 赵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