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仁见智】
今年元旦,一部系统展现中国文物体系的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开播,牵引观众目光跨越华夏大地八千年历史;正月初一,一部演绎中国历史传统诗词的综艺节目《经典咏流传》火爆荧屏,以富有创意的形式带领观众传唱中国的历史精神;3月2日,一部反映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发展和成就的电影《厉害了,我的国》上映,记录下了过去五年来一个个难忘的历史瞬间。
这些与历史有关的文艺创作,都遵循了真实的历史框架,发掘了真实的文化精神,用影视作品对过往优秀事物进行了梳理与传扬,以此激起了人们对待历史的温情与敬意,进一步增进了人们面向未来的共识与期待,作品本身也因此获得了良好的口碑。创作者们在艺术追求中,承担起了对民族历史与国家命运所应负的责任。一部以历史为题材的艺术作品,如果令观众在看完之后,愿意更进一步地去了解它所反应的那个时代的精神、那个时代的作品、那个时代的伟大的人民,它才真正拍出了历史的意象,也才真正实现了对观众的引领,从而成就创作者所期待的美好价值。
人类历史的每个发展时代,都必然自过往的岁月行进而来。先人的创造与发明,前人的经历与精神,会以各种方式、不同程度,影响着人们当下的选择。在历史给予的力量里自强不息、奋斗不止,在与历史的对望中看清来路、认清自己,在对历史的推动中完善进步、创造未来,是历史的意义,也是当下的担当。对历史怀有同情之理解,于历史中获得丰富的滋养与浸润,更是艺术之花得以绽放的重要通途。遵循真实的历史框架,为创作获得丰富的素材空间与扎实的受众认同,应成为艺术创作者在选择历史题材时首要看重的原则。从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彩色电视开创与发展时期令无数观众津津乐道的《唐明皇》《雍正王朝》等,到二十世纪以来在新旧媒介竞争异常激烈环境下依然脱颖而出的《孔子》等,真实的历史框架总是能给艺术带来丰厚的创作土壤,为一代又一代的观众带来沉浸式的观看体验与认真思考,与人们对真实历史的认知产生掷地有声的心灵回应。
发掘真实的历史精神,寻求宝贵的历史价值,为艺术审美带来丰富的精神感触,为社会发展带来崇高的文化气质,这是第二重值得历史题材创作者积极探索的话题。古代历史题材中那些或风骨高洁,或胸怀天下,或壮志凌云,或故土情深的人物形象,近现代历史题材中那些舍生取义、一心为公、为国牺牲、为民捐躯的英雄精神,当代历史题材中那些视野开阔、自信开放、不断创新、追求理想的时代场景,在《闯关东》《十月围城》《人间正道是沧桑》这样的影视剧里,在《金山》《千年菩提路》《如果国宝会说话》这样的纪录片里,在《朗读者》《信·中国》《经典咏流传》这样的综艺节目中,实现了对当下的有效融入,完成了与当下的有效对话,让今人的精神受益于历史文化的滋养,也向世界展现了一个立体而生动的中国。
了解真实的历史源流,不忘真实的历史伤痛,反思真实的历史问题,展现真实的历史华章,传承并弘扬优秀的文化脉络,为中华民族带来身份认同的增强,为中国民众带来凝聚力的提升,应成为艺术创作者在涉及历史题材创作时的重要共识。透过历史在艺术中的这一重重倒影,当我们看到了我们的祖先在同一片土地上耕种千年、生生不息,我们愿继续演奏他们的生命乐章;当我们看到了有一些人为了我们这一群人可以幸福安宁的生活而义无反顾地流泪流血、付出生命,我们不能令他们失望;当我们看到了我们民族性格苦难而坚强的形塑历程、我们文化血液多彩而坚韧的脉络走向,我们会增进对彼此的包容与理解;当我们看到了我们拥有同样的自强信念、怀抱着同样的复兴梦想,我们会更加知道我们是谁,也会更加确信未来的方向。
(作者:张梓轩,系北京交通大学语言与传播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