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迈向美好生活】
民生连着民心。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加大民生投入力度,着力提高民生保障水平,从织密民生保障网到推进脱贫攻坚战,从扩大就业到深化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改革,一系列实实在在的民生举措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不断增强。
搬进新房子 迎来新生活
“住上楼房后,下雨不担心家里漏雨,刮风不担心房顶掉瓦片,冬天能舒舒服服地在家里烤火了。”看着舒适、干净的安置房,贵州省六盘水市的尹成顺心里乐开了花。今年68岁的他,上有年近九旬的老母亲,下有残疾的儿子,因无力购房,一家人以前只能居住在年久失修的老瓦房中。“从得知棚改启动,到搬进安置房,只用了半年时间。我们全家都很高兴,生活更有奔头了。”
安居才能乐业。从棚户区改造,到保障性住房建设,再到农村危房改造、游牧民安居工程建设。近年来,随着各类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不断推进,千千万万百姓搬进新居,提升了幸福指数,迎来了新生活。
2015年6月,国务院要求2015—2017年全国改造包括城市危房、城中村在内的各类棚户区住房1800万套。3年来,全国棚户区改造力度持续加强,2015年开工601万套,2016年开工606万套,2017年开工609万套。未来3年,还将有1500万户居民实现“出棚进楼”的梦想。
“在各类棚户区居民中,中低收入家庭比例高,下岗、失业和退休职工,以及外来务工人员相对集中,实施棚户区改造,有利于加快解决上述家庭的住房困难。通过‘保底’安置,明显改善了居民的住房条件与环境质量,实现了‘住有所居’的住房政策目标。”清华大学房地产研究所所长刘洪玉说。
做大创业蛋糕 拓宽就业之路
在福建省福鼎市赤溪村,“中国扶贫第一村大学生创业示范点”黄底红字的牌匾格外醒目。90后杜赢是赤溪村第一个返乡创业大学生。2013年从广西玉林师范大学毕业后,杜赢带着女朋友回乡创业,如今已是年营业额200多万元的茶老板了。
“创业进入稳定期,刚回来时的忧虑消除了。”杜赢说,这几年,赤溪村享受的政策红利越来越多,年轻人回乡创业大有可为,今年已经有不少年轻人留在村里一起创业,“老山村有了新活力”。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始终坚持把就业置于优先发展位置。城镇新增就业每年都保持在1300万人以上,5年累计新增就业超过6600万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就业扶贫等相关政策的出台,让人民群众的就业之路更加宽广,让更多的人有稳定工作,让生活更加美好,人生价值得以实现。
“目前我国返乡创业人数已超过700万,平均每名返乡创业者能带动4人左右的新就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张义珍介绍。
近年来,国家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引领,充分激发创新创业活力。2017年,全国新登记企业607.4万户,同比增长9.9%,日均新设企业1.66万户。市场主体大量涌现,特别是企业升级、新经济产生、技术创新步伐加快,为劳动者提供充分就业岗位发挥了重要作用。与此同时,各级党委、政府不断丰富完善促进就业创业的内涵,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许多具体化、区域化的政策措施,在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去产能职工安置、就业扶贫等方面,发挥了合力作用,确保了就业局势总体稳定。
提高社保待遇 夯实幸福根基
“现在看病待遇明显提高了,报销也方便,再也不用像过去那样小病扛、大病拖。”贵州省习水县永安镇永和村村民祁成勇因患肺癌住院治疗,共花费11.64万元,通过“新农合”、大病医保、民政救助和“顶梁柱”健康扶贫公益保险计划等,报销了11.21万元,不仅如此,以后每月的住院费,还可以获得保险理赔。
祁成勇的幸福也反映在全国的社保大账中。随着全民参保计划的深入实施,截至2017年年底,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已超过9亿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超过13亿人,基本实现了全民医保。与此同时,大病保险覆盖了全部城乡居民参保人员。基本保险+大病保险的政策报销水平已经超过80%,一个世界上覆盖人群最多的社保安全网已然成型。
社保覆盖面进一步扩大。截至2017年年底,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9.15亿人、11.77亿人、1.88亿人、2.27亿人、1.92亿人;五项基金总收入为6.64万亿元,同比增长23.9%,总支出为5.69万亿元,同比增长21.4%。
老百姓的获得感还不止于此。2018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实现“十四连涨”,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同步调整,1亿多退休人员受益。城乡居民人均月养老金超过120元,城乡居民医保补助标准达到人均450元,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各类社保待遇水平也在稳步提高。更多药品纳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价格平均降幅达44%;截至今年1月20日,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定点医疗机构达到8624家;社会保障卡持卡人数达10.88亿人,全国全民参保登记信息库基本建设成型;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稳步推进,2731.5亿元资金已经开始投资……一系列政策组合拳,为我国社会保险制度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本报记者 邱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