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8年03月03日 星期六

    盛一碗叫乡愁的元宵 唱一首叫中华的歌谣

    ——代表委员元宵佳节话传统文化

    作者:本报记者 吴晓杰 牛梦笛 本报通讯员 孙菁文 《光明日报》( 2018年03月03日 11版)

        3月2日,元宵节。

        这一天,花灯会在祖国大地点起,无论南北,灯火里,有爽快的笑、欢乐的脸;这一天,元宵会在千家万户飘香,甜的咸的,盛到碗里的,都是快乐的皮、幸福的馅。

        代表、委员们欢乐着人民的欢乐,忧患着人民的忧患。这一天,他们在百忙之中,吃上几粒元宵暂解乡愁,相互间聊一聊家乡的元宵习俗,说一说传统文化的魅力与传承。

    当两会“邂逅”元宵节

        中国视协副主席、编剧王丽萍委员至今仍能忆起母亲做元宵的样子——从宁波老家背回糯米粉,在杭州家里的厨房揉粉做馅儿,拌上点桂花。下锅煮,不多时,一碗浓甜软糯的元宵即端上桌头。来不及做馅儿的话,母亲会揉成小小的圆子,放在锅里炸,再沾上糖桂花,味道极美。圆子会在锅里爆开嘴。她说,这是“元宵笑了”。

        演员张凯丽委员记忆中的元宵节,是旋转的灯笼。“父亲将红色的窗花贴在白纸上,再将白纸糊在铁丝上做成灯笼。做好后,把小灯笼挂在屋梁上,全家人在屋梁下一起吃饭。一抬头,原本静止的小灯笼,在暖气的吹动下转起来了,鱼啊、羊啊、娃娃啊,画面十分奇妙。”

        令湖北文联主席熊召政委员思之难忘的是儿时父亲做的兔儿灯。他牵着兔儿灯,去夜市赏花灯,去郊外放烟花,“那种兴奋劲儿,现在体验不到了”。贵州文联主席欧阳黔森代表,一谈起元宵节,脑子里浮现的是盛大的节庆场面,“满大街张灯结彩,家家户户都去赶庙会,猜灯谜,唱花灯,舞狮舞龙……元宵节,讲究一个‘圆’字,十五这天,必须吃上一整天的‘圆’。比如,汤圆、鸡蛋、圆粑粑,连孩子们爱吃的水果糖也都是圆的。”

        舌尖上绵长的滋味,脑海中热闹的场面,化开了,就是代表委员心头抹不掉的乡愁。忙,是他们的常态,但尽皆不忘。

        这些年的元宵节,天津青年京剧团团长孟广禄委员都围着舞台转,变着法儿为群众唱一出欢乐祥和的戏。今年也不例外,2日上午开完艺委会,下午赶往天津演出,简单吃上一份元宵,夜里又赶回北京。

        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周洪宇代表的时间十分紧凑,3月2日下午1点半,随湖北代表团到京,忙完所有预备的事,他想着和代表们一同吃吃元宵,“不能让过节的气氛淡了”。

        王丽萍是新一届政协委员,早早地就进京培训,往年过节,她会煮一碗元宵,成双数地吃,寓意团团圆圆。今年,在会场过节,她觉得更有意义,也更加难忘。

    年轻人参与越来越多了

        接到女儿的电话,张凯丽又惊喜又感动。在湖南演出的女儿说,元宵节这天一家人一定要聚在一起,哪怕吃顿饭也好。“一家三口都那么忙,20多岁的她竟能这么重视传统节日。”张凯丽很是感慨。

        前些年,一些年轻人热衷过洋节,对传统节日反而看淡,“长此以往,我们心灵的雾霾如何消除?”这些年,只要遇上公开发言的场合,熊召政总是不遗余力地呼吁“回归传统文化”:中国文化不能一味揣摩西方审美心理,以他人的价值观来衡量,这对中国文化是一种伤害。

        周洪宇亦为此困扰:“年轻人更爱过洋节,可能还是咱们对传统节日不够重视。没有从民族继承和弘扬的角度出发让节日过得更有意味,这自然就把阵地让给了西方的节日。”这几年,他一直建议将元宵节纳入法定假日,希冀通过这一途径,让更多的年轻人参与进来,认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鼓与呼多年,这一现象慢慢有了改观。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选择拥抱传统文化,催生了一大批中华文化的“自来水”——他们活跃在年俗活动现场,让古老的年俗因他们而熠熠生辉;他们自发从中华文化宝库中爬梳出年节的诗词典故,图文并茂展示年节的韵味与趣味;他们在博物馆里当志愿者,讲述文物背后的故事;他们在网络上为文化节目点赞,热烈地谈论着“飞花令”、成语、国宝文物……

        国家京剧院演员张建国委员,在舞台上有时会观察,到底是白头发多,还是黑头发多。他发现,这些年,黑头发确实越来越多,相伴的还有一张张渴求的脸。福建梨园戏实验剧团团长曾静萍代表也常常感慨,福建梨园戏这个有着800多年历史的地方剧种,得到了不少年轻人的追捧,每到“元宵演出季”,天南海北的年轻人会打着“飞的”到泉州看戏。

        欧阳黔森将这样的现象归结为“我国人民文化自信的一种体现”。几年来,随着中央对文化建设的逐步加码,一系列重磅文化政策的施行让整个社会都开始关注文化,尤其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文化自觉过渡到文化自信,这是必然的”。

    让中华文化延绵不断

        熊召政参加过2014年召开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习近平总书记所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深深地触动了他。

        共识有了,行动也开始了,但事得一件一件做好。熊召政认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靠国家政策,靠社会舆论,靠群众自觉,传统文化教育亦不能缺失,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人确实是重要因素。当下,曾静萍有一喜有一愁。喜的是梨园戏正在最好时,愁的是,年轻人太浮躁心不静。做代表多年,她始终在呼吁,传承传统文化,要从娃娃抓起。她说,不管怎样,梨园戏不能断,要让梨园戏一代一代传下去。

        精品力作是助推器。儿时那些温暖的记忆,化入王丽萍的作品,凝成了美好生活,《媳妇的美好时代》《生活启示录》等一系列佳作火了荧屏。她认为,家庭生活应该是积极向上的,人与人之间应该是美好和快乐的。“我觉得从古到今这都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在创作中,需要考虑的是怎么样把它发扬光大,或者怎样把它写到人心里面去。”为此,她费尽心思,追寻生活中那缕烟火气。

        央视综艺频道节目部主任吕逸涛委员一谈起创新,便止不住。这几年,从他手中走出的原创文化类节目,《朗读者》《国家宝藏》等,以影像形式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感染了万千观众,成一时现象。“新时代的文化如何传承,我想这些文化类节目给出了很好的启示。”吕逸涛说。

        孟广禄是老委员,又是非遗传承人,对传承传统文化,自觉身上担着一份责任。工作之余,他常常拿这句话鞭策自己,“不管做什么,做多少,心里有党,心里有民,心里有则,心里有戒,唱我们中国自己的戏”。

        (本报北京3月2日电 本报记者 吴晓杰 牛梦笛 本报通讯员 孙菁文)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