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冬天,少有的严寒并没有减少黄幺妹客栈的生意,周末总是客满。客栈在四川阿坝州理县通化乡西山村,海拔2000多米,主人叫黄秀英,地道的羌族人。前两年,有投资者在附近建了一家民宿,由此带动了整个山村的发展。
四川民族地区通过发展全域旅游,助推了民族地区的脱贫攻坚与生态文明建设。
开启全域旅游转型
山河处处是风景
四川民族地区地域辽阔,达30.5万平方公里,占四川总面积的62.9%。这里聚居着藏族、彝族、羌族,是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和全国重点生态功能区,有无穷的风景与风情,也是脱贫攻坚的主战场。
2012年,甘孜州率先探索全域旅游。2016年2月,国家旅游局批准阿坝州、甘孜州及北川县入选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名录;10月凉山州被纳入第二批创建名录;四川所有民族地区都开启全域旅游新时代。
全域旅游的开启推动了四川民族地区旅游的大转变,科学规划、体制创新、项目驱动等多管齐下,门票经济转向旅游与综合产业深度融合。
“白天观景深呼吸,夜品美食泡温泉。”这是甘孜州海螺沟景区令游客神往的卖点。凭借其低海拔现代冰川、大冰瀑和雪山温泉等天然景观和少数民族聚落特有的人文风情,海螺沟已人气爆棚。景区负责人说:“这得益于甘孜州提出把全州15.3万平方公里作为一个大景区来打造。”如今,海螺沟已从过去纯观光目的地发展成为移步换景、全天候有不同体验的旅游目的地。
现在景区管理局不仅管理海螺沟景区,还代管景区所在的磨西镇和新兴乡。“这样的全域旅游可以把景区规划与民生发展很好地结合起来,全民参与,老百姓直接受益。”如今沟内村民开的温泉酒店和民宿比比皆是,向游客提供全过程体验。
在当地政府的推动下,海螺沟带动和辐射形成了上千平方公里旅游圈,沉睡多年的高原雪域、山岭草地全面活跃。
四川省旅发委主任傅勇林说,全新的发展思路,让四川民族地区的资源转化为资本和特色,景区内外更加优美,给游客提供了“景区内外皆可游”的独特体验。
旅游创业热情高涨
百姓驶上致富快车
“我们家两个娃娃,一个读初中,一个在成都上大学,他们的开支全部来自家里接待游客的收入。”在距马尔康市7公里远的卓克基镇西索村,村民蝶金出依靠农家乐不仅轻松供孩子上学,日子也越过越红火了。
卓克基土司官寨是当年红军长征时毛主席住过的地方。西索村因卓克基土司官寨而闻名遐迩。依托卓克基土司官寨及周边的旅游资源,西索村60多户人家有50多户做起了农家乐。作为一个藏族村寨,西索村农家乐室内风格全部按照藏族人的生活习惯来布置,餐饮也以藏餐为主。许多游客慕名而来,节假日还会出现一房难求的现象。农民、牧民“摇身一变”成为导游、服务员,“村美民富”成为这里真实的写照。
全民共享,将景区景点开发与当地社区发展全面融合,让所有群众享受全域旅游发展的红利,这是四川全域旅游的初衷和归宿。
四川在发展全域旅游、推进景区建设中,改变了以往将景区内居民外迁的做法,而是使农村、牧场变景区,农民变员工、老板、股东,土产变特产。在凉山州,“大凉山”系列旅游特产畅销,为当地农牧民增加了可观的收入。从去年起,甘孜州理塘县藏坝乡信乃村贫困户却白不仅能获得每年4万元看护牦牛的劳动所得,牦牛出栏后,他还能得到分红收入,奠定了稳定脱贫的基础。
2017年,四川民族地区接待游客超过1亿人次,占全省游客数的五分之一,推动直接就业约20万人。
绿色发展新路子
养山护山才能靠山吃山
“要靠旅游致富,就要修好路多栽树。”这是阿坝州汶川县三江镇龙竹村支部书记赵勇对所有村民说的话。靠着村里的两株千年银杏,总有游客翻山越岭前来。村里规定,村民不准砍一棵树,村子的后沟也不准修任何建筑。
龙竹村对生态的重视来源于朴素的认识:“有树就有风景,有景才会有人来!”
作为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四川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的理念,坚持走绿色发展之路,在发展中守护好这片美丽的山水。2016年,四川全面启动“大规模绿化全川”行动,计划用5年时间完成人工造林1400万亩,修复保护湿地2500万亩、草原生态3000万亩,而重点就在辽阔的民族地区。同时,坚持关停小煤矿、小水电、违规采矿等,淘汰落后产能,还蓝天碧水洁净空气。
全域旅游正是四川转型发展的有力举措,改变了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方式,真正把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四川明确提出严禁在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缓冲区开展旅游活动,从严控制在生态敏感区、生态脆弱区的旅游活动。严格的保护措施也为发展全域旅游奠定了厚实的生态本底。在四川的实践中,全域旅游和生态保护良性互动的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
“养山护山才能靠山吃山。”阿坝州理县米亚罗景区外的一名农家乐老板说,正是因为大山里有优美的风景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才吸引了众多游客进山游玩,只有继续加大力度保护好大山,才能保持这里对游客的吸引力,农家乐的生意才能兴旺发达。
(本报记者 李晓东 周洪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