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8年02月03日 星期六

    从“训练营”迈向真正的“成长空间”

    作者:靳晓燕 《光明日报》( 2018年02月03日 06版)

        【数读】

        2016年我国中小学课外辅导行业市场规模超过8000亿元,参加学生规模超过1037亿人次——这是中国教育学会数据披露的信息。当那么多家长的目光投向教育培训机构时,实际上我们都存在一个疑问:为什么学校满足不了学生的选择?

        三点半,学生就放学,孩子们往哪里去?课程减负,但往上还是选拔性考试,这其中的鸿沟如何消弭……选择不言自明。于是,一方面是学校减负后的轻松自如,另一方面是校外培训的热火朝天,体制内的素质教育与体制外的应试教育离奇地交织在一起,构成今天城市教育的图景。而无数的家长们深陷其中,欲罢不能。无疑,这也是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一种体现。正如有些专家所言,在热论培训班是是非非的过程中,被模糊的是义务教育的宗旨、公办学校的功能和政府依法行政的责任,被架空的是少年儿童权益,被损害的是学生的健康和发展。

        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但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关注的还是现在。也许,培训之余一时分数的提升会满足家长们的虚荣心,但内心,家长同样会自问:孩子适应未来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该有的基本素质如何提升?……一系列问题,需要的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合力,而不是缺位、背离。

        教育关乎家庭的幸福,更关乎国家的未来。美国迈阿密大学教授黄全愈曾提出“三脚架理论”:这“三个脚”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再由这三个脚支撑起一个“中心”——自我教育,三个支撑点的教育应围绕自我教育来设计开展。这一提法自有新意:孩子、学生作为每一个家庭、每一所学校、每一家校外培训机构重要的存在,他们的重心在于探索未知世界,而不应止步于重复证实已知世界。

        一个人的发展当然不是局限在学校,需要更广的空间,需要更丰富的内容,需要多样的体验,一部分前沿的培训机构正在做这样的事情,虽然微小,但人们已然看到它们的改变,比如,对美的欣赏,而不是纠结、折磨、痛苦于如何会——从数数开始,打破以往我们对数学的印象,重新建立对数学的理解;比如,从诗歌阅读开始,品味语言的神奇;比如,在《诗经》中漫步……看似无追求,但又何尝不是一种追求?而这正与某些学校的探索不谋而合,何不由此探索公立学校与培训机构更好的互补?

        这些课程的兴起,正是源自一些家长的教育理念的变化,不再计较分数的起落,更关心孩子的审美、趣味、兴趣的引导,回归教育的本义。如此,也会有越来越多的社会教育培训机构从目前专注于学科培训走向真正的兴趣培训,服务于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从强化“应试教育”的“训练营”成为素质教育的“成长空间”。

        (作者:靳晓燕)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